用戶暴增下的收入降低,AWS面臨尷尬

摘要:雖然摩爾定律和規模經濟會帶來成本效益,但是在大量的競爭下,AWS的收益已明顯降低,而10%的股價下降更帶來了投資者的不滿。

【編者按】雖然亞馬遜的云業務遠遠超過了IBM、HP和Google等巨頭科技軟件公司,但是其增長趨勢卻略有降低,10%的股票下降也引起了投資者的擔憂。近日,Robert Mcmillan在Wired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報道。


免費訂閱“CSDN云計算”微信公眾號,實時掌握第一手云中消息!

CSDN作為國內最專業的云計算服務平臺,提供云計算、大數據、虛擬化、數據中心、OpenStack、CloudStack、Hadoop、Spark、機器學習、智能算法等相關云計算觀點,云計算技術,云計算平臺,云計算實踐,云計算產業資訊等服務。


以下為譯文:

過去十年里亞馬遜的發展十分驚人。在保留其傳統科技產業的基礎上,創建了近50億美元的云計算業務來迎合善變的軟件開發人員。就連像IBM和HP甚至是Google這樣的大軟件企業,也不得不追隨著它的腳步。

但亞馬遜的未來究竟會如何?亞馬遜昨天表示,即使其去年的云業務增長了90%,但仍然有更大的利益空間。而亞馬遜AWS云業務——在其資產負債表的其他項(包括信用卡和廣告收入)中占主要地位——本季度收入只增長了38%,而上個季度收入增長還是60%。也就是說,亞馬遜的用戶增長率已經超出了它的營收。

亞馬遜財務總監Tom Szkutak將收入的下降歸咎于公司在EC2、存儲及數據庫服務等這類核心產品上的“實質性”降價,他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中說“28%到51%的變動是依附于服務的”。

在某種程度上,摩爾定律和大規模的經濟增長會為亞馬遜的巨型云服務構建成本節約。畢竟,亞馬遜能夠通過提供更多的計算服務減少芯片制造商制造晶體管的數量。

但不得不提的是,亞馬遜正同時面臨著來自Google、Microsoft、IBM 和HP等多方的挑戰。盡管亞馬遜的業務已經和VMware一樣很成熟,投資者依然很擔心看到利潤下滑。同時,Amazon降低的還有它的投資潛力,今天下降了10%的股價已經表明了一些投資者對其利益的擔憂。

但亞馬遜的管理層卻很樂觀,對于AWS,Szkutak說“我很喜歡AWS業務,它做的非常好,我很高興能有機會投資它”。然而Szkutak什么時候能有機會投入資金?很顯然,亞馬遜越來越壯大的AWS用戶群并不希望那一天的到來。

原文鏈接: Amazon’s Cloud Is Growing So Fast It’s Scaring Shareholders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447392.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447392.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447392.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解決:Caused by: redis.clients.jedis.exceptions.JedisDataException: WRONGTYPE Operation against a key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1. 報錯: Caused by: redis.clients.jedis.exceptions.JedisDataException: WRONGTYPE Operation against a key holding t…

為什么軟件測試需要變革?

摘要:世易時移,現今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軟件測試這門科學也到了該進行革命的時候了。作者Bhumika Mehta認為軟件測試需要的就是想法與創意。沒有想法的測試人員可能在測試這條路上不會走得太遠。 世易時移,現今的科技發展一日千里…

websocke 在線測試地址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巨牛的人工智能學習網站,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忍不住分享一下給大家。點擊跳轉到教程。 記錄一個websocke在線測試地址: http://www.websocket-test.com/

Linux統治超級計算領域的九個理由

Linux能統治超級計算領域的幾個原因不外乎:歷史悠久、成本低廉、可靠、安全、開源、資源豐富、易于管理、創新不斷等等。1. Linux在超級計算的歷史 NASA在1994年使用Linux建立了第一個Beowulf集群,作為昂貴的HPC超級計算機的一種替代品。“Beowulf集群是…

左手代碼,右手是你

認識你是在 5 年前:成都,地鐵2號線,白果林站,2014 年 2 月下旬 高高的,廋廋的,戴著一副瑩潤的眼鏡,穿著一件并不太合身的、略寬松的羽絨服,安靜的站在我們約定見面的地鐵口 是的&a…

開源是如何讓Android成為移動市場大佬的?

在如今的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中,Android占有約80%的市場份額,是當之無愧的大佬。這其中離不開開源的貢獻:作為開源系統本身,Android就激起了世界各地開發者、開源愛好者和大眾用戶的興趣。大約是十年前,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

10個常見的緩存使用誤區

摘要:在日常工作中,開發者經常利用緩存來進行優化站點或優化應用程序。但在實際應用中,在使用緩存時,總是那么不盡如意。這什么原因呢?本文,筆者收集了最為常見的十大緩存誤區以及使用建議。 在日常工作中…

十種程序語言幫你讀懂大數據的“秘密”

摘要:經過數年發展,當下大數據領域已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分析工具,那么如何才能選擇自己適合的。本文從R、Scala、Java、Go、Python等10種語言著手,帶大家一覽大數據領域的常用工具。 【編者按】面對成千上萬條數據記錄,…

標準開源產品是打破供應商壟斷的關鍵

Mrten Mickos是美國桉樹系統公司的CEO,提出當公司拘泥于自己的設計和定制化時,與他們被供應商鎖定所受到的損害程度是相當的。Mickos解釋了為什么他認為采用標準開源產品是避免這兩種被鎖定類型的最好方式。當談到軟件和云服務時,業務鎖定是有…

專訪阿里云總裁王文彬:做出“用得爽”的工程產品

摘要:已擁有近百萬不同行業領域用戶的阿里云,在產品開發、服務輸出與生態系統建設等方面還將繼續加速,多點開花。 回顧在2014年已經過去的半年中,阿里云在產品開發、服務輸出與生態系統建設層面的諸多動作。不難看出,…

寫代碼前的準備,你做好了嗎?

我們程序員很容易給別人一種深刻的誤解:寫代碼的。包括我們自己有時候也會陷入這樣的圈套之中。很多程序員在接到任務之后,就會馬上想著如何用代碼來實現,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做法。其實,在我們寫代碼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

周鴻祎:比情懷更重要的硬件創業三定律

7月31日,首屆福布斯中國創新峰會于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召開,峰會集結了中國互聯網與制造業前沿的商業創新領袖,集中探討互聯網時代如何重鑄產業未來。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首先就互聯網創新闡述了自己對硬件和制造業未來的看法。他認為互聯網催…

C++11(及現代C++風格)和快速迭代式開發

過去的一年我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做輸入法,我們的產品叫“英庫拼音輸入法” (下載Beta版),如果你用過“英庫詞典”(現已更名為必應詞典),應該知道“英庫”這個名字(實際上我們的核心開發…

軟件系統分析師與架構師技能大PK(您具備了哪些呢?)

軟件系統分析師與架構師在職責與技能方面沒有明顯的界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時也有各自自己的世界,很值得拿來比比。 系統分析師職責:告訴我們系統應該做什么。 l 管理到技術的橋梁 各領域業務到信息化技術的通知翻譯者。 l 對軟件項目進行整…

桌面系統和程序員

本周我出席了OpenStack峰會。在峰會上絕大多數應用部署都是基于Linux的,然而,大家使用的筆記本電腦最多的還是蘋果產的。人們寫代碼,最終要把代碼部署到Linux上,但在編碼時卻使用另外一種不同的操作系統。 最有趣的還是他們使用的…

原型設計工具的對比評測記錄(一)

概述:本文是美國的專業設計公司cooper公司的交互設計師Emily Schwartzman所寫的一篇對眾多原型設計工具的對比評測。這里是前半部分,從總體角度介紹評測及其結果。原型設計工具的對比評測記錄(一)原型設計工具的對比評測記錄&…

軟件開發人員進修必備的20本書

初級軟件開發人員進修必備的20本書(上) #原創 程序開發 申請達人,去除贊助商鏈接開發和編程向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有時候你可能需要別人稍微點化一下,或者從書中得到一些有用的幫助。總而言之,無論是工作流程還是進修你的專業&a…

為什么我喜歡單獨編程

大約是一年前,我寫了一篇關于我為什么不喜歡結對編程的帖子。此文也是對該帖子的補充。 至今為止我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州科學院工作5個月了。我創建了一個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關于螞蟻分類學的網站:antcat.org。 這是我作為一個程序員25年以來最棒…

如何看待自己寫的爛代碼

如果你不是入行不久的新程序員,你很可能會遇到一些你曾經寫過的老代碼,看到它們,你可能會有這樣的反應: 哦,shit!這是什么?當時我腦袋進水了? 我就這樣過。我的朋友和同事們都經歷過…

給創業者的一些建議

CEO要像個產品經理 就拿我的項目來說,網站的模板設計,視覺體驗,操作體驗,產品展示,網址等都是不合格的。創始人開始創業其實就是一個產品經理,好好雕琢你的產品。 不做機會最大的,只做自己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