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概念,組成,功能和分類
怎樣學習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概念
1)網絡和計算機網絡區別
網絡包含計算機網絡(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2)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分散的:指地理位置不同
計算機系統:就是端系統
通信系統:指路由器和交換機等
邊:通信鏈路
自治:指不能相互控制對方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資源共享:
硬件:一起使用硬件,如打印機
Hadoop平臺: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加工
可靠性:指一個主機宕機了,不能使用它的通信鏈路了,另一臺主機就可以替代它進行工作,保證計算機網絡可靠
負載均衡:分布式處理所達到的效果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組成部分
硬件,軟件,協議
2)工作方式:
邊緣部分:主機(端系統)所存在的部分,用戶可以直接使用的,用來進行通信
通信方式:
C/S方式(客戶端/服務器)
P2P方式(對等)
核心部分:為邊緣部分服務,網絡和路由器來進行服務
3)功能組成
傳輸層: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的接口
資源子網:在主機內對數據進行處理
OSI 7層模型
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OSI七層和TCP/IP四層的關系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分布范圍:
廣域網WAN:跨國(使用交換技術)
城域網MAN:跨城
局域網LAN:1000m左右,學校的校園網由多個局域網進行連通(使用廣播技術)
個人區域網PAN:每個人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把自己使用的一些電子設備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網絡,如智能手機,智能眼鏡
2)使用者:
公用網:交了錢就能使用,如中國電信,移動等
專用網:如軍隊,銀行,鐵路等
3)按拓撲結構分:
把計算機網絡抽象為拓撲的形式
分為:總線型,星型(n個節點,有n-1條鏈路),環型,網狀型(常用于廣域網,如互聯網)
4)傳輸技術:
廣播式網絡:所有的節點共享一個公共的通信信道,當一臺主機往通信信道上傳輸數據時,其他的主機都可以收到,進行處理,如果路由地址是自己就收下并處理,如果不是,就丟棄
點對點網絡:只是給一對一的關系來進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