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層次
協議層次: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分層
分層處理和實現復雜系統
圖中,左邊是模塊,右邊是分層
計算機的設計是分層,每一層實現一個或一組功能,下層向上層提供服務;但效率比較低
對等層實體通過協議來交換數據信息【PDU協議數據單元,是指對等層次之間傳遞的數據單位】,通過層間的接口訪問下層所提供的服務;通過層間的接口再向上層提供更好的服務
遞歸地
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套接字Socket就是層間的SAP(服務訪問點)
服務提供者向服務用戶提供服務,地點是服務訪問點【SAP,層間接口】,形式是原語
Socket ApI【應用層使用傳輸層提供的服務】中的一系列函數就是原語【提供的是什么類型的服務】
服務的類型
面向連接的服務:
如:TCP
兩個應用進程要先握手
無連接的服務;
如:UDP
服務和協議
協議:對等層實體
服務:在一個系統的內部,相鄰兩層之間,服務的接口上,服務提供者在SAP上使用原語向服務用戶提供服務
數據單元DU
SDU:服務數據單元,上層要求傳的信息
ICI:接口控制信息,傳輸時經過層間接口的加上的控制信息【接口控制信息,它是一種特殊的數據結構,進行層與層之間的數值傳遞】
IDU=ICI+SDU【接口數據單元】
上層來的SDU+頭部(本層的ICI【接口控制信息】…)=PDU【本層地協議數據單元】
SDU非常小:
組合【多對一】
SDU一般狀況:
【一對一】
SDU很大:
SDU分割【一對多】
Internet協議棧
物理層:傳輸一個個比特
數據鏈路層:傳輸幀,在相鄰的兩點之間傳輸以幀為單位的數據【point to point】
網絡層:源主機到目標主機端到端的傳輸,以分組為單位【end to end】
傳輸層:進程到進程的區分,把網絡層提供的不可靠的服務變為可靠的服務【TCP】
應用層:完成應用報文的交互
TCP/IP協議棧【互聯網協議棧】:
路由:全局
轉發:局部
OSI參考模型【七層】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
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縮寫,意為開放式系統互聯。
表示層:為異種機通信提供一種公共語言,以便能進行互操作。
會話層:會話管理;建立,維持會話等
表示層和會話層的功能在TCP/IP協議中由應用層去實現
封裝和解封裝
網卡:集成了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功能
網卡B【交換機B】從網口收到網卡A【交換機A】的幀,找到幀頭幀尾的數據部分–分組,根據分組里面的目標IP地址查交換機的棧表或交換表,決定通過哪個端口發出去,由
端口封裝為這條鏈路的幀,然后交給它的物理層,物理層把幀中的每一個比特變為物理信號/光信號,把它發送出去,就可以到達下一跳
源端:大的封裝
中間部分:交換節點做一個兩層的解封裝與封裝【路由器(網絡層)】或三層的解封裝與封裝【交換機(數據鏈路層)】
目標端:大的解封裝
各層次的協議數據單元叫法
PDU:協議數據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