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一批在車筐里同時標識了摩拜“Mobike”和漢能“Hanergy”的摩拜單車在北京投入使用。這是由漢能與摩拜合作開發的第一批裝有漢能薄膜太陽能組件的共享單車。
這批共享單車所裝載的5.5瓦的漢能MiaSolé的柔性薄膜太陽能組件,將為摩拜車載智能鎖中內置的“北斗+GPS”模塊、物聯網芯片供應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
在漢能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張彬看來,這只是漢能所提出的“移動能源”的合作樣本之一。
“我們往往過于高估一件事情在最近一兩年的變化,而過于低估它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的影響。” 6月9日,張彬在出席由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社、人民日報客戶端、新浪財經大V頻道主辦的2017中國經濟媒體領袖峰會時,引用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的話,來說明薄膜太陽能的發展正在迎來巨大的機遇。
薄膜發電的“黑科技”
“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從自然環境中獲取能源。能源消耗從200年前的工業革命開始迅速增長。”在上述峰會上,張彬引用數據稱,在現代社會,人類對于能源的消耗巨大,目前在美國一個人所獲得的能源是人類祖先的46倍。
傳統能源的逐漸枯竭與環境壓力的不斷增大,喚起了環保、清潔能源的理念的發展,張彬對此深已為然。在號召節約能源的同時,尋找清潔、可持續的能源也顯示其重要性。
而對比目前常見的幾類能源,如石油、煤炭、木材以及太陽能的能量效率與時間效率,石油形成的時間需要幾億年,煤炭需要幾百萬年,木材需要幾十年,而獲取太陽能幾乎是瞬時的。張彬表示,太陽能即時即用,將成為人類能源獲取的必然方式。
在薄膜太陽能領域,漢能已經做了近10年。
與其它的光伏組件相比,漢能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具有輕、薄、柔的特點。張彬介紹稱,一個芯片的重量只有1克,芯片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的轉化率最高可達31.6%。相比之下,煤炭的電力轉化大概在33%——35%。薄膜太陽能在實現同等轉化率時具有環境友好、無污染、平均發電量高的優勢。
他引用數據稱,薄膜電池在未來五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70GW,市場潛力巨大。可應用的領域包括地面電站、戶用、商用、農用、薄膜太陽能建筑一體化(BIPV)移動能源以及汽車、無人機等高附加值市場。
基于此,漢能提出的“移動能源”戰略,未來能源的分散、共享、互聯將打破集中式能源的生產、運輸、供應的模式,促使工業化流程再造。
2016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就提出了“關于大力發展移動能源產業,助力國家供給側改革的建議”的提案。李河君認為到2020年時,以薄膜太陽能技術為支撐的各類移動能源產品潛在市場總規模預計將達8萬億元。
現在,漢能的移動能源產品已經在許多領域逐步落地。
導讀:6月初,一批在車筐里同時標識了摩拜“Mobike”和漢能“Hanergy”的摩拜單車在北京投入使用。這是由漢能與摩拜合作開發的第一批裝有漢能薄膜太陽能組件的共享單車。
漢能多產品落地
與摩拜單車的合作,是漢能薄膜太陽能產品的最近一次亮相。裝載了漢能薄膜太陽能芯片的摩拜單車在投放市場的同時,還曾出現在近日召開的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8)上,并得到科技部部長萬鋼等多國部長的稱贊。
除了共享單車,張彬在上述峰會上透露,漢能還將在近期正式推出集成薄膜太陽能技術的“漢瓦”,成為繼特斯拉公司5月推出太陽能屋瓦后,市場上的又一屋頂太陽能光伏解決方案。
他引用美國市場機構Navigant的數據稱,全球戶用屋頂光伏市場估值從2015年126億人民幣將增加到2021年的322億人民幣,市場平均年增幅將達到25%。
此外,采用了柔性銅銦鎵硒(CIGS)薄膜技術的漢能太陽能發電紙等太陽能智能戶外新品也于今年面世;漢能的薄膜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也已經在國家電投位于北京金融街的大樓上投入應用;此外,一家知名物流企業也在使用漢能的車用太陽能電力系統,為冷鏈運輸的卡車提供電力來源……
業界認為,汽車將成為薄膜太陽能技術的一個主要市場。
繼漢能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在去年正式亮相之后,今年4月,漢能與福耀玻璃合作的汽車光伏車頂也在SENC太陽能光伏展上正式對外發布。
張彬還透露,漢能還與汽車制造商就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運用于汽車進行深入研發和探索。
“如果按照每輛車兩周左右加一次油,平均每次加油等候時間5鐘計算,在加油這件事上,每輛車每年至少需要花費2.15小時。全北京約560萬輛汽車每年的加油等候就消耗社會時間成本總計1374年。”張彬認為,相比于燃油車耗能高,電動車充電難,太陽能動力車可以充分利用日照實現“邊開邊充”。甚至于未來的充電樁也可以利用到薄膜發電技術。
在發言中張彬提到,未來五年內汽車市場的薄膜太陽能需求將達到100GW。
除了汽車,在船舶、火車、城市景觀照明、即時充電、電子消費品,甚至肉禽管理等各個場景中,漢能薄膜太陽能的應用都在逐步落地。
“從歷史來看,任何一個產業在剛出現時都不被大部分人所看好。新事物的發展都在沿著曲線前進。”張彬表示,創新需要有機制的鼓勵,以及包容的環境。對于未來的發展,他表示,希望未來可以通過薄膜發電,“讓人類像葉綠素一樣利用太陽能”。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