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局域網的優點
網絡為一個單位所擁有, 地理范圍和站點數有限
局域網具有廣播特性, 可以從一個站點方便地訪問到整個網絡. 各個主機之間可以共享資源, 無論是局域網上的硬件資源還是局域網上的軟件資源
便于系統的擴展換和演化, 各個設備之間的位置可靈活調整和改變
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可用性以及生存性.
以太網的兩個標準
以太網的兩個標準即就是邏輯鏈路控制以及媒體接入控制. 與接入到傳輸媒體有關的內容全部放到 MAC 子層, 對邏輯鏈路來說, 不管采用何種傳輸媒體, 邏輯鏈路之間的傳輸都是透明的.
適配器的作用
將計算機和局域網之間進行連接. 適配器本身就是主機上插入的一塊網卡. 適配器與局域網之間的數據傳輸是以串行的方式進行傳輸的, 而適配器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則是通過計算機 I/O 總線并行傳輸的, 所以適配器的作用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進行數據進行串行或者并行的傳輸的轉換
2. 對數據進行緩沖
3. 安裝適配器就必須安裝管理該設備的驅動程序, 該程序高速適配器數據應該從哪里取, 取到什么位置的數據放到局域網.
碰撞檢測協議要點
1. 多點接入
總線型網絡. 許多計算機以多點接入的方式連接到總線上.
2. 載波監聽
不管是在發送前還是在發送中, 每一個站點都必須不斷的檢測信道. 在發送前檢測是為了獲取發送權利, 當已經有主機在往總線上發送數據的時候, 此時說明信道已經被占用, 就不能總線上發送數據, 在發送期間進行檢測是為了防止在發送中出現數據碰撞.
3. 碰撞檢測
在進行數據發送中間, 適配器必須一邊進行發送數據, 一邊進行接受數據, 防止主機1在發送的時候還有主機2也在往總線上發送數據, 當發生這種情況時, 此時就說明出現了數據碰撞. 適配器在整個數據發送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電壓的檢測, 當發現此時的電壓已經超過了某個門限, 此時就說明至少有兩臺主機在向總線傳輸數據, 此時的數據以及出現了嚴重的失真, 此時應該挺停止所有的主機發送數據, 以便讓出總線資源, 避免浪費總線資源.
以太網數據發送的特點
1. 不能進行雙向交替通信
一個站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數據
2. 發送的不確定性
以太網不能保證某一時間之內將自己的數據成功發送出去.
3. 碰撞總結
以太網如果在爭用其未發生碰撞, 則在后期打發送中也不會發生碰撞
使用廣播信道的以太網
集線器的特點
1.使用集線器的局域網在物理結構上任然是一個星形往, 任然是一個總線網, 因此還是碰撞檢測SCMA/CD協議
2.一個集線器有多個接口
3.集線器工作在物理層, 進行簡單的比特流的轉發, 不進行碰撞檢測.
4.采用專門接口, 進行自適應串音回撥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