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網關
所謂的網管即就是之前路由器的名字, 即路由器和網關是一個東西
二. 內部網關協議
1. RIP協議
路由信息協議 RIP 是內部網關協議 IGP中最先得到的廣泛使用的協議. 同時 RIP 是一種分布式基于距離向量的路由選擇協議. RIP 協議要求網絡中的每一個路由都必須維護自己到其他目的網絡的距離記錄. 其中的距離指的是從一個路由器到直接連接的網絡的距離定義為1. 即直接交付條件下距離是1. 間接交付條件下就是這條路由中間經過的路由器的數量. RIP 協議中的距離就是跳數, 因此每經過一個路由器, 跳數就會加1.
它的最佳路由選擇目標是距離最短, 報文首部中生存時間是 15, 如果經過 15 跳路由還沒有到達, 此時就說明兩個路由之間不可達, 報文控制協議會給發送方發送一個出錯信息. 說明 RIP 協議只使用與小型互聯網. 同時路由器中只存在一條路由, 當主機 A 和主機 B 之間有多條路由的時候, RIP 協議會從這三條記錄中選擇一條最短的路徑, 它不會記錄三條路由, 之后記錄最短的一條路由.
2. RIP 協議的三個要點
從自己開始和隔壁進行路由交換, 我把我的路由信息給我的隔壁, 我的隔壁又把它的路由信息給我, 同時我的隔壁又把它的路由給它自己的隔壁, 這樣就可已通過一步一步的交換, 就可以獲得這個網絡中的路由信息. 其中交換的是路由表的所有信息. 同時按照固定的時間進行一次路由交換, 一般是 30 秒左右.
3. 路由表的定義和收斂過程
路由表中除了目的路由和下一條網絡之外會多一個最短距離. 每次查詢 RIP 協議的時候由于它在路由表中定義了最短距離, 因此在查詢路由信息的時候, 會以最短的時間查詢出最短距離, 這就叫做收斂過程
4. 距離向量法路由算法
5. RIP 協議缺陷
只適用于小的網絡, 同時由于追求最短距離, 可能會在發送過程中由于網絡擁塞等原因造成傳輸效率降低. 同時適用運輸層的數據包 UDP 作為報文信息. 同時 RIP 報文中包括了地址協議, (用的是構成超網, 劃分超網地址等標志), 路由標記即就是路由屬于哪個自治系統, 目的網絡地址, 子網掩碼, 下一跳的路由地址.路由出現故障時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會認定該路由信息是斷開的. 但實現簡單, 收斂速度較快. 由于交換的是整個路由表, 因此隨著網絡的增加, 開銷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