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報告數據通路實驗
數據通路組成實驗
一、實驗目的
(1)將雙端口通用寄存器組和雙端口存儲器模塊聯機;
(2)進一步熟悉計算機的數據通路;
(3)掌握數字邏輯電路中故障的一般規律,以及排除故障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4)鍛煉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出現故障的情況下,獨立分析故障現象,并排除故障。
二、實驗電路
圖9.14示出了數據通路實驗電路圖,它是將前面進行的雙端口存儲器實驗模塊和一個雙端口通用寄存器組模塊連接在一起形成的,存儲器的指令端口不參與本次實驗,通用寄存器組連接運算器模塊,本實驗涉及其中的操作數寄存器DR2。
由于RAM是三態門輸出,因而可以將RAM連接到數據總線BUS上。此外,BUS上還連接著雙端口通用寄存器組。這樣,寫入RAM的數據可由通用寄存器提供,而從RAM讀出的數據也可送到通用寄存器保存。
RAM和DR2在前面的實驗中使用過。對于通用寄存器組RF,它由一個在系統可編程(In System Programable)芯片ispLSI 1016固化了通用寄存器組的功能而成,其功能與雙端口寄存器組MC14580相類似,內含四個8位的通用寄存器,帶有一個輸入端口和兩個輸出端口,從而可以同時寫入一路數據,讀出兩路數據。輸入端口取名為WR端口,連接一個8位的緩沖寄存器ER(已集成在ispLSI 1016芯片中),輸出端口取名為RS端口、RD端口,分別連接運算器模塊的兩個操作數寄存器DR1、DR2,其中,連接DR1的RS端口還可通過一個8位的三態門RSO直接向BUS輸出。
雙端口通用寄存器組模塊的控制信號中,RS1、RS0用于選擇從RS端口讀出的通用寄存器,RD1、RD0用于選擇從RD端口讀出的通用寄存器,上述選擇信號在T1脈沖的上升沿到來時生效。而WR1、WR0則用于選擇從WR端口寫入的通用寄存器。WRD是寫入控制信號,WRD=1時,在T2上升沿的時刻,從ER寫入數據;WRD=0時,ER中的數據不寫入通用寄存器中。LDER信號控制ER從BUS寫入數據,RS-BUS信號則控制RS端口到BUS的輸出三態門。以上控制信號各自連接一個二進制開關。
三、實驗設備
(1)JYS-4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儀一臺
(2)雙蹤示波器一臺
(3)直流萬用表一只
(4)邏輯測試筆一支
四、實驗任務
(1)將實驗電路與操作面板的有關信號進行線路連接,方法同前面的實驗。
(2)用8位數據開關向RF中的四個通用寄存器分別置入以下數據(十六進制):R0=0F,R1=F0,R2=55,R3=AA。
給R0置入0F的步驟是:先用8位數碼開關將0F置入ER,并且選擇WR1=WR0=0,再將ER的數據置入RF。給其他通用寄存器置入數據的步驟與此類似。
(3)分別將R0至R3中的數據同時讀入到DR2寄存器和BUS上,觀察其數據是否存入R0至R3中的數據,并記錄數據。其中BUS上的數據可直接用指示燈顯示,DR2中的數據可用邏輯筆測試有關引腳。
(4)用8位數碼開關向AR1送入一個地址0F,然后將R0中的0F寫入RAM。用同樣的方法,依次將R1至R3中的數據寫入RAM中的F0、55、AA單元。
(5)分別將RAM中AA單元的數據寫入R0,55單元的數據寫入R1,F0單元寫入R2,0F單元寫入R3。然后將R3、R2、R1、R0中的數據讀出到BUS上,通過指示燈驗證讀出的數據是否正確,并記錄數據。
(6)進行RF并行輸入輸出試驗。
1.選擇RS端口對應R0,RD端口對應R1,WR端口對應R2,并使WRD=1,觀察并行輸入輸出的結果。選擇RS端口對應R2,驗證剛才的寫入是否生效。記錄數據。
2.保持RS端口和WR端口同時對應R2,WRD=1,而ER中置入新的數據,觀察并行輸入輸出的結果,RS端口輸出的是舊的還是新的數據?
(7)在數據傳送過程中,發現了什么故障?如何克服的?
五、實驗要求
(1)做好實驗預習和準備工作,掌握實驗電路的數據通路特點和通用寄存器組的功能特性。
(2)寫出實驗報告,內容為
1.實驗目的;
2.如碰到故障,記錄故障現象,排除故障的分析思路,故障定位及故障的性質;
3.實驗數據記錄;
4.值得討論的其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