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保對象被使用前已先被初始化,讀取未初始化的值會造成不明確的行為,可能導致程序終止運行或者其他不可預期的現象;在C++中,當你使用C part of C++(C++中C語言部分的內容)且初始化可能導致運行期成本,那么就不會保證一定初始化,而non-C part of C++,系統卻能保證被初始化。對于內置類型(C++定義算術類型(整型和浮點型)和空類型為內置類型),需要手動完成初始化;對于自定義類型,需要用構造函數完成相應的初始化工作;
2:區分賦值(assignment)操作和初始化(initialization)的行為,在實現相同功能的情況下盡可能的使用初始化的方式
? ? ? 對象成員的初始化動作發生在進入構造函數之前,進入構造函數本體之前,成員變量自動調用自己的default構造函數完成默認初始化(不使用初始化列表的情況下),然后進入函數體執行對應的功能;
? ? ? 針對上述情況,使用成員初始化列表(member initialization list)替換常規的賦值操作可以省去一個賦值操作的過程,直接實現以各個成員變量的實參拷貝構造給形參,初始化列表中應包含所有的成員變量;
? ? ? 對于大多數類型而言,比起先調用default構造函數后調用copy assignment操作符,只調用一次copy構造函數是比較高效的,但對于內置類型,其初始化和賦值的成本相同,但為了一致性效果,都采用初值化列表的形式;
? ? ? 如果成員變量是const或者references,那么就一定需要初值,而不能被賦值;
? ? ? 初始化列表的初始化順序是按照成員變量的定義順序進行初始化的,與初始化列表中變量如何排列無關;
? ? 結論:初始化時,使用初始化列表可以使你的程序更加高效;當我們想要用default構造成員變量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指定成員初始列,只要指定初始化實參為空就行;
3:當classes中有多個構造函數時,每個構造函數有自己的成員初始列,那么這樣就可能出現重復的初值列,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初始值列中那些“賦值表現像初始化一樣好”的成員變量,改用它們的賦值操作,并把這些賦值操作合并成一個函數(通常是private)來供所有的構造函數使用;
4:static對象,其壽命從被構造出來到程序結束為止。通常函數內的static對象稱為local static對象,其他的static對象稱為non-local static對象;
? ? ? 問題:當某個編譯單元內的某個非non-local static對象的初始化動作使用了另一個單元內的的某個non-local static對象,可能所用到的這個對象可能沒有初始化,而且C++對這個初始化的順序沒有明確的定義;
? ? ?解決方法:采用singleton設計模式,將每個non-local static對象搬到自己的專屬函數內(該對象在函數內被聲明為static),然后然后函數返回一個引用指向這個static對象,然后使用者調用這些函數,而不直接去指涉這些對象。這個方法的好處在于:C++保證了在函數內的local static對象會在“這個函數調用期間”“首次遇上該對象定義式時”被初始化;代碼如下:
class filesystem
{
public:std:size_t numberdisks() const;
};
extern filesystem tfs;//修改為filesystem&? tfs(){staticfilesystem fs;return fs;}
class directory
{
public:directory(params) {std::size_t disks=tfs.numberdisks();//修改為? std::size_t disks=tfs().numberdisks;
};
directory tempdir(params);//修改為directory& tempdir() {static directory td; return td;}
? ? ? 修改之后,程序用戶完全和以前一樣使用,唯一不同的就是使用函數返回的是指向static對象的引用,而非static對象本身;
? ? ? 對于singleton模式下的reference-returning函數比較簡單,往往可以變成inline函數,但是對于多線程環境下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 ? ? 引申:編譯單元是指產生單一目標文件的那些源碼,基本上它是單一源碼文件加上其所包含的頭文件,平常寫程序的一個文檔就稱為一個編譯單元;
? ? ? 結論:為了避免在對象初始化之前使用對象,需要做三件事情:1)手工初始化內置類型non-number對象;2)使用成員初始值列表對方對象的所有成分;3)在初始化次序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以考慮singleton設計模式,也就是在處理跨編譯單元的初始化次序時,用local static對象替換non-local static對象。
5:如果自己沒有聲明類中的函數,編譯器會自動生成一個default構造函數、一個copy構造函數、一個copy assignment操作符和一個析構函數(non-virtual),并且這些函數都是public和inline的;
? ? ?編譯器生成的copy構造函數和copy assignment操作符只是單純地將來源對象的每一個non-static成員變量拷貝給目標對象;
? ? ?如果自己聲明了一個構造函數,則編譯器不再提供default構造函數;
? ? ?編譯器生成的copy assignment操作符,行為和copy構造函數一樣,當且僅當生成的代碼合法且有意義時;否則編譯器拒絕為class生成operator=,如成員變量中含有引用或者const變量時,則編譯器不能為自動生成一個copy assignment操作符;
? ? ?編譯器拒絕自動生成一個copy assignment構造函數的情況:1)內含reference成員變量;2)內含const變量;3)在base classes將copy assignment操作符聲明為private;編譯器拒絕為derive classes生成一個copy assignment操作符;
6:如果想要阻止某些函數被創建出來,聲明這個函數,并將其權限設置為private,但是member函數和friend函數還是可以調用private函數;
? ? ? ? ?阻值member或者friend函數調用的方法,利用一個base class,將需要阻止的函數(private權限)放到base class內,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private)繼承base class;當我們的類要生成copy構造函數和copy assignment函數時,會調用base class類中的對應函數,這些調用會被編譯器拒絕,因為函數的權限是pri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