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品上線后,會著重觀察6類指標:
1、活躍用戶指標
衡量APP用戶規模的指標,一個產品是否成功,如果只看一個指標,那么這個指標一定是活躍用戶數。
日活(DAU):一天內日均活躍設備數(去重,每個公司活躍的定義不一樣)
周活躍數(WAU):一周內活躍設備數(去重,每個公司活躍的定義不一樣)
日新增(DNU):一周內的日均新增人數,計算方式:一周新增設備數(不去重)/自然周天數
最高活躍(PCU):一周內的最高活躍設備數
月活(MAU):一個月內的活躍設備數(去重)
活躍度(DAU / MAU):體現用戶的總體粘度,衡量期間內每日活躍用戶的交叉重合情況
2、新增用戶指標
衡量營銷推廣渠道效果的最基礎指標,如果產品新用戶占比活躍用戶過高,那說明該 APP 的活躍是靠推廣得來,這種情況非常值得關注。
日/周/月新增注冊用戶量:統計一天/周/月內,即指安裝應用后,注冊APP的用戶數
注冊轉化率:從激活到注冊的轉化
DNU占比:新增用戶占活躍用戶的比例,可以用來衡量產品健康度
3、使用時長指標
是衡量產品活躍度、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目前 APP 種類繁多,但用戶的時間有限,所以像現在很流行的短視頻產品,主要指標就要看時長指標了。
使用總時長:在某一統計周期內所有從APP啟動到結束使用的總計時長(不去重)
人均使用時長(分):同一統計周期內的使用總時長/活躍用戶數
單次使用時長(分):同一統計周期內使用總時長啟動次數
新用戶時長(分):某一統計周期新用戶app時長某一統計周期的新用戶數(不去重)
老用戶時長(分):某一統計周期老用戶app時長/某一統計周期的老用戶數(不去重)
使用時間間隔:指同一用戶相鄰兩次啟動的時間間隔
4、功能指標
通過分析轉化率,我們可以比較快定位用戶使用產品的不同路徑中,用戶使用哪些功能存在問題,哪些功能不符合用戶需求等,并提出如何進行優化的改進意見。
功能躍指標:主要關注某功能的活躍人數,關注某個功能;
頁面訪問路徑:統計用戶從打開應用到離開應用整個過程中每一步的頁面訪問和跳轉情況
轉化率:指進入下一頁面的人數(或頁面瀏覽量)與當前頁面的人數(或頁面瀏覽量)的比值
5、留存指標
是驗證APP對用戶吸引力很重要的指標,通常可以利用用戶留存率與競品進行對比,衡量APP對用戶的吸引力。
次日留存率:某一統計時段新增用戶在第二天再次啟動應用的比例
7日留存率:某一統計時段新增用戶數在第7天再次啟動該應用的比例,14日和30日留存率以此類推
6、用戶構成指標
有助于通過新老用戶結構,了解活躍用戶健康度。
回流用戶:上周未啟動過 APP ,本周啟動 APP 的用戶
連續活躍n周用戶:連續n周,每周至少啟動過一次 APP 的活躍用戶
重要用戶:連續活躍4周及以上的用戶
連續活躍用戶:連續活躍1周及以上的用戶
流失用戶:連續n周(大等于1周,但小于等于2周)沒有啟動過APP的用戶
<注意>
數據指標根據行業不同、業務不同也會有變化,回答要點可以根據目標公司的產品業務做調整。
同時也要做好面試官對數據分析類問題的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