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AN 6.1發布了也有兩三個月了,其中有2個比較顯著的新特性,一個就是支持Stretched Cluster, 也就是說你的VSAN集群現在可以不在一個物理位置了,可以跨數據中心部署了;另外一個就是2節點VSAN。
我們知道,原來的VSAN至少需要3個節點,為啥呢?因為在默認FTT為1的時候,每塊數據盤都至少需要3個組件,1份數據,1份是數據的副本,第3份是見證組件(Witness component),相當于集群中的仲裁盤,用來解決腦裂問題的。換一句話說,就是“如果想要使得虛擬機的磁盤對象是可用的話,它的可用組件數必須大于50%,而見證就是用來解決大于50%的這個問題的”。
原本Witness是作為一個component存在于VSAN集群中的某臺物理主機上的,而現在,Witness Appliance則可以作為一臺虛擬機存在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用來存儲witness component的。這樣,VSAN集群對物理主機最低數量限制就減少了一個。
記住:
Witness Appliance是用來取代一臺ESXi主機的
Witness Appliance是用來取代一臺ESXi主機的
Witness Appliance是用來取代一臺ESXi主機的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所以部署的時候要把它當作一臺ESXi主機來部署。
因此,當然你也可以部署一臺物理機來做同樣的事情。但是,這里的重點是我們要省錢,要省一臺主機,不是嗎?那么,為了省錢用一臺特殊的虛擬機來取代物理主機,就得為這臺特殊的虛擬機多考慮一些。
Witness Appliance的配置選項
Witness Appliance?就是一臺虛擬機,是通過OVA部署的預先配置好的虛擬設備。在配置OVA過程中會有3個選項,分別針對不同規模的VSAN集群:
Tiny 微型環境(少于10臺虛擬機)
2 vCPUs,?8GB vRAM
8GB ESXi Boot Disk, 一個10GB SSD, 一個15GB HDD
最多支持750個witness component
Medium 中型環境(最多500臺虛擬機),這是默認選項。
2 vCPUs, 16GB vRAM
8GB ESXi Boot Disk, 一塊10GB SSD, 一塊350GB HDD
最多支持21000個witness component
Large 大型環境(超過500臺虛擬機 )
2 vCPUs, 32GB vRAM
8GB ESXi Boot Disk, 一塊10GB SSD, 三塊350GB HDD
最多支持45000個witness component
注意,這里的所謂SSD并不是真正的SSD,而是一個被打上了SSD標簽的VMDK而已。
Witness Appliance的網絡要求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是Witness Appliance的網絡配置。因為網絡不通就不能做仲裁了呀。(這不是廢話么,笑)
所以這臺虛擬機的網卡必須能夠和VSAN集群的其他主機通信。而且DNS很重要,還要加域。它還需要以一臺ESXi主機的身份加入到vCenter中。
既然Witness Appliance是被當作一臺ESXi主機,那么它就會有自己的vSwitch。應該手工設置Witness Appliance中標準vSwitch的uplink網口的Mac地址和它所在的主機的Mac地址一樣。這樣,遞交到主機的witness請求就可以被傳遞到Witness Appliance上。
注意,Witness Appliance目前是為了2節點VSAN集群設計的。常規的3節點(或更多節點)的VSAN集群還是使用傳統的方法,witness component還是打散分布到集群中的所有主機上的。
應用場景
問題來了,Witness Appliance也是在一臺主機上的,而且這臺主機不能是2節點VSAN集群中的某一臺,那不是說還是需要3臺主機么?既然有了3臺主機,那為啥還要那么麻煩搞特殊化,直接搭建成常規的3節點VSAN集群不可以嗎?
好吧,這個問題問的有道理哦,不過2節點VSAN的應用場景不太一樣,它主要是用于ROBO的情況的。ROBO就是Remote Office/Branch Office,指小型的分支機構,對于這種規模較小的辦公室而言,2臺主機就能滿足需求,3臺主機可能就有點浪費。這種場景下,Witness Appliance是安裝在總公司的數據中心上的某臺ESXi主機上的。
極其重要的參考文檔:
http://cormachogan.com/2015/03/13/vsan-6-0-part-1-new-quorum-mechanism/
http://cormachogan.com/2015/09/11/a-closer-look-at-the-vsan-witness-appliance/
關于什么是見證,請參考http://vsdsrevolution.blog.51cto.com/8674155/1423897
我的文章基本就是參考了Cormac的文章,以自己的理解的方式表述了一下。班門弄斧,紙上談兵,見笑了。英文好的同學還是推薦直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