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大概需要6分鐘。
最近和一個字節技術總監聊天,得知他們公司居然也開始縮招了。這真讓人感到意外,畢竟頭條這些年是以極速擴張而聞名。
搜了搜新聞還真是,這也意味著互聯網行業最后一個堅挺的大戶也在開源節流了。
最近互聯網行業的情況真不太妙,各種因素交匯到一起導致了增長不在,優化不斷。
我的讀者大多是互聯網行業從業者,看后臺年齡段工作1-5年的年輕人居多。
作為一個在互聯網行業打拼十多年的職場老兵,在這種環境之下給大家一些建議:
1.今年找工作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如果現在的公司還能干下去就盡量堅持住,往年那種今天離職明天入職,甚至拿了幾個Offer挑來挑去的情況真的不復存在了。我有好幾個總監級別的朋友找工作都找幾個月了。
2.曾經互聯網時代的“跳跳虎”們要小心了,互聯網高速增長期很多人一年恨不得跳兩次,但因為公司急用人,他們依然能拿到不錯的Offer。新時代下的打工人,穩定性極為重要,建議大家最多2-3年跳一次。每一份工作一定要積累足夠的職場資本,最好是在一家公司的成長觸及天花板再考慮跳槽。
3.互聯網行業其實并不是突然不行的,我在2017年就感受到傳統的消費互聯網必將沒落,判斷因素很簡單:手機出貨量到達巔峰了,馬上就要由盛轉衰了,軟件業態畢竟是建立在硬件基礎之上的。所以2017年我干了一件事兒,跳進在線教育行業,因為這個行業是互聯網+教育,當然那個時候沒法預料到雙減之類的事情,這是后話。
4.如果真就是要跳槽,互聯網人最適合看哪些機會呢?憑我的經驗和判斷說一些吧:電動車行業、SaaS/PaaS、軟件行業的國產替代、機器人行業、AI大數據等。這里面重點說下電動車,電動車和燃油車相比,是革命性物種,核心就是電動車已經不光是一輛車了,它更是一個數字化中心+娛樂中心+新生活方式,這一切的基礎都要依賴電動車搭載的軟件系統,這里面會涌現無數崗位需求。
5.上面說的這些行業,依然在招人,但招聘規模遠比不上曾經的互聯網巨頭們。以前我們跳槽總喜歡看BAT,但現在情況變了。需求變得更加精準和細分了,對人才的要求也會更全面、更苛刻。
6.任何時候別忘了成長實力、積蓄力量、蓄勢待發。大眾都是感性且盲目的,有增長有泡沫的時候都看不到終點,衰退的時候都看不到底部,但增長的終點和衰退的底部一定客觀存在。現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什么時候能結速?我也不知道,也許是半年、一年,也許是兩年三年,但要堅信一點:它一定會結束。新一輪的繁榮周期或早或晚都會到來,畢竟一大波新的科技革命正在路上。一句話總結:高峰不浮躁、低谷要蓄力。
7.對有一群人要提個醒:管理者們(包括我自己)要更有危機感。公司開源節流的第一個動作就是不做新業務同時砍掉不賺錢的老業務,這意味著管理崗位會變少。要想辦法證明自己的價值。
8.身邊的朋友普遍反饋最近都卷起來了,公司生存壓力大,老板的壓力大,打工人們的壓力就更大了。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多運動,盡量戒掉各種不好的習慣,比如熬夜晚睡,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身體狀況。
9.曾經的丟掉的人脈,比如多年沒聯系的老同學、老領導、老下屬,有機會就問候問候,偶爾能約個飯就更好了。有新的人脈機會就多擴展,好的人脈關鍵時刻真能頂大用。
10.如果你正在找工作,請記住:首先準備一份合格的簡歷,
說下做一份簡歷的幾個核心點:首先是你要體現什么能力?體現哪些獨特的價值?了解崗位需要什么樣的人?符合標準的人具備哪些技能、技巧、能力、素質、甚至經歷?
其次簡歷要言簡意賅、通俗易通,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往往會用各大平臺的搜索功能。所以,關鍵點一定要突出,比如服務端的簡歷:突出高并發、高可用、領域模型等等。
千萬不要長篇大論,突出重點即可,HR看一份簡歷不會超過兩分鐘,寫太多重點被淹沒,可能就直接被PASS了。
關于專業技能,一定有個熟悉程度。精通、熟悉、了解這三個詞一定要用好。實事求是,千萬別給自己挖坑,我在面試人的時候,凡是寫的精通,都會一桿子問到底,而如果寫的是了解,那要求自然會降低。
關于項目經驗,描述項目經驗,切記結果導向,不管你是產品技術運營設計,都一樣。你在項目中最杰出的貢獻,做出的最重要的成績,對業務最大的影響。
11.再說說找工作面試的準備:復盤下自己過去的經歷,找出每一段的亮點。對自己的工作做一個全面且有重點的總結。這個過程,其實是在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動態的智慧,讓你在面試過程中游刃有余。多準備一些常見的問題,比如一般面試官都會問:你這段經歷最大亮點是什么,你過去工作做得最成功的是什么。
再比如最后一個環節一般都會讓你問面試官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絕不能瞎問,透過問題往往能看出來你是否對這個崗位這家公司或者產品做過了解。比如應聘阿里的技術,可以問下阿里是如何扛住雙11雙12的海量流量。這些問法,會給你加分。做好萬全準備,就會有更好的結果。
今天就寫這么多了,總之嚴寒之際要多構建安全底線,然后是繼續成長,這樣待到春暖花開時,你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