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將會成為下一次技術革命的核心,你可能認為它還很遙遠,實際上量子計算會比預料的來得早。近期,英特爾在量子芯片方面取得突破,讓量子計算朝著現實前進了一大步。
繼IBM公司發布了自主量子處理器,谷歌著手研究基于云端的解決方案,微軟為量子計算機開發了新的編程語言之后。現在,英特爾在量子計算實際應用上邁出了另外一大步,該公司已經使用先進材料科學和制造技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超導芯片,并把它交給了荷蘭研究合作伙伴QuTech測試。
據英特爾的介紹,量子計算的構建模塊(即量子位)相當脆弱,只能在極低的溫度下運行,比外太空低250倍,而且封裝時要求很高,必須預防數據丟失。英特爾俄勒岡和亞利桑那的團隊找到一種新方法,他們制造出17量子位芯片,芯片的架構在更高溫度下更可靠,量子位之間的射頻干擾更小。與引線鍵合(wire-bonded)芯片相比,新芯片發送接收的信號多出10-100倍,設計更好,可以用在更大的量子集成電路上,它比傳統硅芯片大很多。
英特爾實驗室高管邁克爾·梅伯里(Michael Mayberry)解釋說:“我們的量子研究取得進步,合作伙伴QuTech正在模擬量子算法工作負載,英特爾定期制造新量子位測試芯片,用領先的制造設施制造。因為我們在制造、控制電子、架構方面有許多先進的技術,所以英特爾才會出類拔萃與眾不同,一旦新的計算模式出現——包括神經形態計算和量子計算,我們可以占據有利位置。”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03-23
本文作者:彭承志
本文來源:九州量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