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若川,最近組織了源碼共讀活動《1個月,200+人,一起讀了4周源碼》,感興趣的可以加我微信?ruochuan12?參與,長期交流學習。
在8月31日,微軟發了一個介紹他們新發布的功能的帖子介紹,這個新東西就是——Web版的Vscode,不過現在已經找不到那個帖子了,點進去似乎已經404
了,估計是他們發早了,不過這也說明不久后他們就會重新發布,敬請期待~
其實WebIDE放到現在一點都不新奇,早在3年前,Gitee就推出了自己的"webide"

那個時候技術還不是太成熟,與其說是webide,還不如說是一個網頁版的git提交工具,適合出門在外臨時需要提交些東西,不過現在進去一看,gitee的WEB IDE做的還算挺不錯的了
去年,Github推出了一個新功能叫做Codespaces,顧名思義,代碼空間,它是一個在線的開發環境,允許你在云端進行開發,這似乎就可以讓你用平板甚至用你的手機隨時隨地進行開發~
當時這個功能內測的時候,在每個倉庫中都會有一個名叫Open with Codespaces
的入口,點擊后再選擇創建一個云端實例,就可以開始敲代碼了~

Github可能因為最近推出了新的在線編輯功能,所以無法在每個倉庫里找到codespaces的入口了(現在可以通過訪問https://github.com/features/codespaces
這個網址使用codespaces功能)
很多人都知道前段時間Github更新了一個重磅級功能,我們在Github上瀏覽任何一個倉庫時,只需要點擊鍵盤上的 .
這個鍵,就可以以該倉庫的文件打開一個網頁版的代碼編輯器,如下圖: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把你正在瀏覽的Github倉庫地址的域名從github.com
直接改為github.dev
,同樣可以實現
這不就是個活生生的WebIDE嗎?所以這次微軟發布的Web版Vscode整體應該跟Github的編輯器類似
據說,只要訪問https://vscode.dev
這個網站(如果無法打開,可能是微軟還沒正式發布),就可以立馬使用web版的vscode,支持快速打開編輯Github的代碼和你本地的代碼,也支持更改并提交~
Github的在線編輯器有個缺陷,對于終端的使用似乎沒有那么友好,還需要借助本地VsCode的能力

而在微軟最新發布的公告中表示,其即將退出的Web IDE
可以升級為GitHub Codespaces
,即可以擁有構建、調試、完全使用擴展和訪問終端,這個其實國內的Coding團隊開發的Cloud Studio
做的就挺不錯的了
說到底,為什么都在推行Web IDE,它到底有哪些優點?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隨時保存,隨處訪問
傳統的都是本地編輯器進行開發,寫完代碼存到本地,寫好代碼了可以往遠程倉庫推,如果沒推到遠程倉庫,在別的電腦上也拿不到你最新的代碼。
而Web IDE是可以隨時保存你寫的代碼,及時你電腦突然壞掉了,也可以在任一設備上登錄找到項目地址拿到之前的所有代碼,因為它的代碼是存在云端的。
既然是Web版的,那么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瀏覽器輸入地址去訪問,手機、平板似乎也實現了敲代碼自由,而且不用擔心代碼的同步問題~
保證環境一致
多人開發同個項目時,可能會因為每個人本地環境或編輯器的配置不同,導致可能代碼在A同學那是正常的,而在B同學那就有問題了。而Web IDE下的多人開發,訪問的都是同一個URL下的項目倉庫,所以環境只需配置一次,即可實現統一

實時協作
再談多人協作開發的場景,如果你在編碼時遇到問題,想分享給小伙伴一起看,你只需甩個URL過去即可,他們也不需要安裝環境,直接就可以幫你調試~ 而且代碼存儲在云端,講道理是可以達到多人同時訪問倉庫代碼并協同修改的功能的
其它
其它的功能,例如語法提示、代碼高亮等基本功能,Web IDE都有能力去實現
總結
這樣看來,Web IDE相比本地編輯器還是有很多優勢的,怪不得都在力推。放眼望去,Web IDE的適用場景還挺多,例如筆試招聘、在線課堂、多人協作開發等等。
最近組建了一個江西人的前端交流群,如果你是江西人可以加我微信?ruochuan12?私信 江西?拉你進群。
推薦閱讀
1個月,200+人,一起讀了4周源碼
我讀源碼的經歷
老姚淺談:怎么學JavaScript?
我在阿里招前端,該怎么幫你(可進面試群)
·················?若川簡介?·················
你好,我是若川,畢業于江西高校。現在是一名前端開發“工程師”。寫有《學習源碼整體架構系列》多篇,在知乎、掘金收獲超百萬閱讀。
從2014年起,每年都會寫一篇年度總結,已經寫了7篇,點擊查看年度總結。
同時,活躍在知乎@若川,掘金@若川。致力于分享前端開發經驗,愿景:幫助5年內前端人走向前列。
識別上方二維碼加我微信、拉你進源碼共讀群
今日話題
略。歡迎分享、收藏、點贊、在看我的公眾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