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游戲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網頁游戲開測信息總數為304款,排除重復開測信息,在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這段期間,共收錄開測(含首次開測或更名的)的數據為129條。
新公布的產品,絕大多數仍來自于中小型網頁游戲企業。各大平臺出產仍有偏向,如趣游推出的14款產品中,絕大多數為RPG類產品,4399的網頁游戲產品則全部實現了MMO化。
即時戰斗成RPG頁游新增長點
今年網頁游戲的主要增長點來自于RPG網頁游戲,2011年上半年共計測試70款RPG游戲。其中以趣游旗下六大平臺共計推出13款RPG網頁游戲中,有5款為MMORPG,與之相對應的,是RPG市場的高度競爭。
仙俠、玄幻題材仍然是最受關注的游戲題材,今年的已有數款產品涉足當紅網絡小說改編。
從RPG市場來看,即時戰斗已經超越回合制,成為RPG市場的主要競爭力。回合制網頁游戲絕大多數仍采用角色+寵物,手動加點等玩法,短期內難以看到回合制游戲能有較大規模的創新。
隨著即時戰斗玩法的普及,可控戰斗玩法逐漸成為RPG網頁游戲的主流,這也說明,在拋棄了《武林英雄》式圖文戰報的玩法后,市場更熱衷于全動態化的表現形式,更偏向于MMO,可控戰斗模式、角色養成及道具強化系統與客戶端的玩法相似,使得此類型網頁游戲開始和客戶端產品發生競爭。
SLG市場山寨成風
在網頁游戲市場客戶端化的大背景下,SLG市場衰退已逐步穩定。2011年上半年,策略游戲取材仍然以三國歷史題材為主,總比例大于50%。
今年可以被稱為“傲視翻版年”,據統計,30款產品中與《傲視天地》有相似玩法的就有14款之多,可能與2010年“傲視”獲得的市場成功有關。以《傲視天地》知名的“九宮格”戰斗玩法為例,265G統計的30款游戲中,有14款采用了類似玩法。
另外今年的策略游戲受RPG元素影響,紛紛對用戶體驗方面做出了改變,例如:先起效再等冷卻CD的時間玩法,蓋房子邊緣化,PVE闖關過圖成主要目標,游戲懲罰弱化或干脆取消。SLG已從初期的殘酷競爭,轉變成休閑娛樂。
競技頁游逐漸升溫,社交頁游已成兒童專場
?
今年以競技類網頁游戲逐漸升溫。有數據顯示,《彈彈堂》月收入在2000萬,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上半年共公布13款競技頁游,其中巨人《絨絨大戰》、騰訊的《TNT》都有與之類似的玩法。競技頁游多取材自SNS游戲、小游戲或是單機游戲。以CF為代表的FPS競技游戲尚未能移植到網頁游戲中,雖然國外已經出現少量FPS類網頁游戲,但國內市場環境尚不能支持。
利好消息同樣刺激社交類網頁游戲,受上市利好消息影響,淘米今年陸續推出了《摩爾勇士》、《賽爾號2》,計劃在暑期搶占兒童市場。同時,國內知名動漫《皮皮魯》及《虹貓藍兔象王劍》也被改編成兒童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