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1600K 24針中英文打印機,由于其打印速度快、輸出的文字漂亮、軟件兼容性好等優點,在國內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但該機的打印頭及打印針驅動電路故障率較高,一旦出現此類故障,打印效果將大打折扣。本人在長期維修工作中,積累了一些維修打印頭的經驗,特在此歸納總結出來,供維修和使用者參考。
打印頭常見故障大致可分為兩類:斷針,針驅動線圈損壞。這兩類故障的表現現象極為相似,都是打印缺點和斷線,而且這兩類故障很可能同時發生,所以對故障的判斷一定要仔細慎重,草率行事往往會導致事倍功半的結果。下面列出兩種行之有效的判斷方法。
一、肉眼觀察與萬用表測量相結合
直接觀察打印頭出針孔可以看出斷針的序號及數目(打印針的排列次序見圖1),再用萬用表測量全部24個針驅動線圈(以下簡稱線圈)的阻值(參見圖2,上層插座的引腳與長針線圈的對應關系見表1,下層插座的引腳與短針線圈的對應關系見表2),正常情況下線圈電阻值應為29±2歐姆。打印針與線圈是一一對應關系,要重點測量目測到的斷針所對應線圈的阻值。所以要全部測量是因為線圈一旦損壞即使它對應的針未斷,該針也打不出來,同樣出現缺點和斷線的現象。
二、程序測試法
這是我極力推薦使用的一種方法,此方法省時省力且判斷準確。維修者可使用一些流行的打印針測試軟件。這些軟件采用逐個驅動每一根針打印一行來完成對打印頭全部24根打印針的測試。如手頭沒有此類軟件也可用BASIC或C語言編制一個簡單的程序來實現。編程基本思路是將LQ-1600K打印機設置為24針圖像方式,再依次將24組3字節數據(24位分別對應24根打印針,注意:每組數據中只有對應被測針的位置置為“1”,可用每組數據打印一行來增強觀察效果)送入打印機打印即可。
使用程序測試法,可以清清楚楚地在打印紙上看到測試結果,哪一行沒有打印出來,則對應該行的打印針或線圈必定有問題。若在打印該行時沒有聽到打印其它行都有的“滋滋……”聲,說明對應的線圈已經損壞(由于本文重點討論打印頭的維修,故排除打印頭電纜不通、主電路板上打印頭線圈驅動管損壞的可能),打印時聽到的聲音是由于打印針激勵桿在線圈產生的磁力和針復位彈簧(見圖3)產生的復位彈力的共同作用下,在打印頭內往復運動,碰撞停止器及線圈架上的卡針槽產生的,沒有發出聲音則說明線圈根本就沒有產生磁力,表明線圈已壞,沒有電流通過。若打印某行時能聽到聲音卻沒在紙上打印出來,則說明對應該行的線圈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對應該行的打印針。
通過上述兩種方法判斷出問題所在之后,即可采取相應手段進行維修。現將故障分為兩類來講述對應的維修方法。
一、更換斷針
可根據取得的斷針的序號判斷出所斷的是打印頭上層針(長針)還是下層針(短針)。在24根打印針中,第1、4、5、8、9、12、13、16、17、20、21和24號針為短針,第2、3、6、7、10、11、14、15、18、19、22和23號針為長針。更換長針相對容易些,將備用長針取代斷針即可,換下的斷針不要丟棄,可截短磨平用作備用短針。若要更換短針,則必須將上層長針盡數取下(注意:針復位彈簧和針定位桿要何保存好,一旦丟失很難配齊),然后用備用短針取代斷針。短針的位置一定要裝對,否則裝長針時肯定裝不對。最后再將長針全部裝回,不要漏掉任何一個配件。換完針后要仔細觀察出針孔,看各針排列是否平齊,用指尖觸摸是否平滑,過長的針一定要磨短,否則打印時會掛色帶。
二、更換線圈
更換線圈是比更換打印針更為復雜的操作,要求維修者有很好的耐心。LQ-1600K打印頭中線圈架套在鐵芯上,而每個鐵芯固定在鐵芯架上,上下層鐵芯架與各自的印刷電路小板膠粘在一起,每個線圈都有兩個引出腳焊在電路小板上。更換某線圈時,將該線圈所在層的鐵芯架連同電路小板一同取下,確定該線圈的位置后(根據針的位置或用萬用表測量),用吸錫器將線圈兩引出腳上的錫吸去,再用鑷子將線圈內側毛氈揭下,拿一塊鋒利的刀片將線圈與鐵芯架之間的隔熱膠小心割開,然后用鑷子輕輕將線圈從鐵芯上拉出。切不可用力猛拉,以免傷及旁邊的線圈。取下壞線圈后,將新線圈安上,再將兩引出腳焊在電路小板上即可。取下的線圈不要輕易丟棄,仔細觀察損壞的線圈,通常線圈斷點與兩引出腳之一相距較近,如果能發現斷頭的話,用鑷子小心夾住斷頭,按反方向輕輕繞下一圈,將斷頭部分用刀片刮去外層絕緣漆,然后繞在最近的引出腳上,用30W的電烙鐵沾上松香點一下就能焊好,動作一定要快,否則容易燙掉引出腳。對于修過的線圈,用萬用表測一下兩引腳間的電阻,若阻值在正常范圍之內,則可留下繼續使用。本人用此方法成功地修復過三個線圈。
使用較久的打印頭,導針板之間及導針孔中往往積累了大量油污,加上針復位彈簧用久后彈性減弱,很容易造成針擊出后縮不回來,導致掛破色帶或掛斷打印針,讓半天的維修成果毀于一旦。所以,裝配好打印頭后,不要急于安裝上打印機打印,而要觀察一下導針板之間是否臟污。有一個用于清除油污的簡單易行的辦法:用一個干凈的小瓶蓋,裝入無水酒精,將打印頭向下浸入酒精中,深度以浸入四層導針板為宜,過深則容易將酒精帶入打印頭內損壞線圈。浸泡約十分鐘后,油污已逐漸松脫,再將打印電纜連上打印頭,將打印頭放在打印機右側,以免字車運動時碰到電纜,此時打印頭下部仍然浸泡在酒精中。然后開機自檢,讓打印頭向酒精中空打約半分鐘,基本上就可保證打印針伸縮自如,不會再掛色帶。將打印頭取下,頭沖下放在一張吸水性好的紙上,等酒精全部吸干后,裝上打印機就行了。這也是對打印頭進行維護的一個好辦法,對于打印量較大的打印頭,每隔一段時間用此法清潔一次,可大大減少斷針現象。對于極臟的打印頭,往往連安裝打印針都有困難,干脆將所有針拆下,將七個導針板用鑷子抽出,清洗干凈后再把打印頭裝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