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課不停學已經有將近兩個月了,我們邁入了“分數”這一部分。聽媽媽說,這一塊內容很重要,可我覺得到目前為止(明天就學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了),分數好像并不比四年級難。看了看書,再做點練習,把這點新的思考記錄下來,復習時候好用:
一、分數的產生
據說一把傘的意義就在于它產生于人們防雨的需要。分數的產生就在于分東西或者量東西的時候不能用1,2,3……這樣的數表示,所以需要造一種新的數——分數就產生了。
先來說說分東西:我們可以分1個東西,也可以分1堆東西,只要能用1來表示,這就是所傳說中的單位“1”。
當然量東西的時候,如果不夠1m,我們可以用分米厘米來表示,其實也是把1m平均分的結果。
總之,不管分東西還是量東西,“平均分“是必須的,沒有平均分,就沒有分數。所以不管是畫圖表示分數,還是用分數表示圖上的陰影部分,都要先考慮有沒有平均分。我有一次就把沒有平均分的圖用三分之一表示了,謹記謹記!
二、分數的意義
1. 單位“1“:四年級時我們只是把一個物體平均分,五年級還能將一堆物體平均分,統一都叫單位”1“.
2. 分數單位:就像棒棒糖的單位是根一樣,數棒棒糖時一根一根數。分數該怎么數呢?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那么分數的單位就是幾分之一,分數就是幾分之一幾分之一的數。數出2個就是幾分之二,數出5個就是幾分之五。所以說能數出幾個單位,分子就是幾。
3. 分數的意義:根據我的分析,分數的意義已經呼之欲出了,把單位“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這樣的(分子)份,就叫分數。
關于分數的意義,有一道題我錯過,就是一幅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兩份的圖。我考慮這相當于一半,就寫了“二分之一 “,其實是錯的。 表示平均分兩份,取一份,跟圖上的意義不同,還是應該寫四分之一 。所以呀,遇到分數意義的問題,別著急化簡哦!
三、分數與除法
這一塊看著不難,但是一做就錯。現在回頭想想,還是對分數意義的不理解。這塊內容告訴我們分數和除法親密無間,分子相當于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分數線相當于除號,分數值相當于商。但是再好的朋友也有區別,分數是一個數,而除法是一種運算。
有了這個,分數就可以通過計算得到了,不用畫各種圖、不用量來量去,實在是簡潔很多。這樣的問題一般分兩類,可千萬不能混淆:
1. 把3塊蛋糕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 )塊
2. 把3塊蛋糕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得3塊蛋糕的幾分之幾?
這兩個問題數學信息都一樣,只是問題不同,第一問有單位,第二問沒有單位。這么看來,分數其實可以分為兩種:有單位和沒有單位。
l 有單位的,是具體的量。二分之一米,就是5分米那么長,二十四分之一 天就是一小時那么久。
l 沒有單位的,是不具體的量。二分之一是多大呢,是半塊蛋糕?半箱口罩(這個現在比較緊缺)?還是半個人?都不是,它只代表所取得份數占總份數的一半,聽老師說,這叫分率。無論是3塊蛋糕平均分5份,7張游戲幣平均分5人,還是10本練習冊平均分5組,每一份都是單位“1”的 五分之一。分率只表示兩者之間的關系。
所以剛才那兩道題,第一題是求具體數量,把3塊蛋糕平均分5份,就是3除以5,得到五分之三 塊;第二題是求分率,這時總數就是單位“1“,應該用1除以5,得到五分之一。求具體量就用具體量做被除數,求分率就用單位“1”做被除數。這樣以來就不會混淆了啦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