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一個空的工程會出現以下界面:
從上往下依次是:項目名稱、包名、項目存儲的位置、項目所用的語言、項目所用的Android的系統版本。
進入之后右側可選擇界面的展示結構:
如果選擇Android則會出現下面的結構展示:MainActivity是工程的.java文件,res文件夾下存放的是資源文件,Gradle里面存放的是構建腳本。
當選擇Project時會出現以下結構展示(以目錄形式展示):這里的結構和項目存放的位置下的結構一樣。
然后點擊Make Project:
.gradle和.idea是AndroidStudio自動生成的文件不用管(一般打包的話,也會將這兩個文件夾刪掉然后壓縮發給別人),app文件(工作的核心目錄)是項目的代碼和資源都會在這個文件夾中,gradle是構建器,里面wrapper下面有gradle的版本和gradle-wrapper.jar其中gradle-wrapper.jar會自動識別看本地有沒有對應的gradle版本,如果有的話它會自動構建,如果沒有它會自動下載。gitignore是在版本控制的時候制定那些文件排除在版本控制之外,就是當代碼上傳到git上時,就可以在這里做一些版本控制的管理。buid.gradle這個文件是項目的全局gradle構建腳本一般是不用動的。gradle.properties這個文件gradle全局的配置文件。**gradlew(在linux和MAC系統使用)和gradlew.bat(是在windows系統中使用)**這兩個是執行gradle命令的時候會用到這兩個東西。local.properties是指定SDK的路徑,一般不用去管,如果在使用過程中修改SDK的路徑,那么這個地方就要修改一下。settings.gradle用來指定項目中所有引入的模塊,比如新建的工程中的代碼:
include ':app' //這個是引入的模塊
rootProject.name = "androidover" //這個是項目名
external Libraries文件夾下包含第三方庫和SDK,也就是項目依賴的庫文件。
下面分析App文件里面的文件:
其中build文件是通過上面Make Project生成的文件,剛開始學并不用關心這個,壓縮文件的時候一般也會把它刪除減小壓縮包的大小;libs是當程序中使用第三方架包的時候要把架包放到libs文件夾下去。生成的apk文件位置如下:
App文件夾下的src文件:
其中androidTest是用來編寫安卓測試用例的暫時不用管,然后就是main文件夾下的java文件是存放java代碼的,其中com.example.androidovers是包名。res文件夾是存放的大部分的資源文件,drawable文件夾下一般是用來存放圖片的 ,layout文件夾下存放的是布局文件,mipmap文件是用來存放應用圖標的,不同的后綴是對用著不同的屏幕適配。values文件夾下是用來存放顏色、字符串、樣式、主題等。AndroidManifest.xml一般稱它為清單文件,一般四大組件都要在這里進行注冊,權限也是在這里處理,這個文件中的這行代碼android:icon="@mipmap/ic_launcher" 是對app運行圖標的設置,test文件用來單元測試的。.gitignore是在版本控制的時候制定那些文件排除在版本控制之外,就是當代碼上傳到git上時,就可以在這里做一些版本控制的管理。這個和上面提到的那個gitignore作用相似,就是App模塊中是用來管理模塊的,項目中的那個是用來管理整個工程的,buildgradle是App模塊的構建腳本,一般要用到依賴的第三方庫的時候要在這個文件下進行依賴,位置如圖:
proguard-rules.pro就是指定項目代碼的混淆規則,有些類是不能混淆的,就要在這里做一些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