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在刷劇、看視頻、打游戲等等,總之都屬于玩樂。用生產和消費的關系來看的話,其實這一大部分人都屬于消費者,“時間和注意力”是他們用于交換的籌碼;而他們“購買”到的東西是看劇、刷視頻、打游戲帶來的輕松、愉悅等及時的快感。
消費的2個層次

因為購買到的快感轉瞬即逝,在放下手機后,還會感到空虛,最重要的是,這些“及時快感”產品無法帶來利于個人發展的效益。所以這是最低層次的消費。
也就是說,那些開發游戲、制作爆款視頻的人,其實是生產者,他們生產的產品可以帶給人愉悅、輕松、快樂等等情緒,這些產品是被人們所需要的,是有價值的。
所以,生產有價值產品的生產者,賺取利潤,理所應當。
而那些最低層次的消費者,收獲了快樂和愉悅,他們消費了,消費了就得支付,不是天經地義嗎?只是他們交換的代價太大,是屬性高于金錢的,時間和注意力。
第二個層次的消費。比如你看到有人在地鐵上進行學習活動、閱讀等等,即他們用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購買“知識產品”,他們也是消費者,但消費到的東西對他們5年10年后的發展會產生正面影響。這個層次的消費,每個人都需要,形式不同、內容不同,判定的標準是,是否利于個人的長遠發展。
最高級的是生產者,社會是由生產者支撐起來的,“生產”在復雜程度上高于“消費”,因為生產是價值和資源的源泉。要做一個生產者并不容易,因為你不僅僅要生產,還要生產對社會、對別人有價值的產品,別人才買賬,你才能從中賺取回報。
只有積累可以解脫

最低層次的消費是非常輕松,非常容易做到的,但卻不能給人帶來長遠的好處,甚至會浪費掉自己有限的時間和注意力;利于個人發展的消費容易做到,卻不容易堅持,沒有堅持,也不會有任何回報;做一個生產者似乎最好,只是生產也需要水平,也需要堅持,也有很多人在生產,但因為某個生產環節存在問題,所以暫無盈利。
最低層次的消費就像病菌一樣喜歡傳染,利于發展的消費沒有堅持反而容易有挫敗心理;而做一個生產者更難,看看那些失敗的創業者,看起來比最低層次的消費者還要慘,甚至有時候還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和代價。
但世界就因為這些“自討苦吃”的生產者而改變,在這么多的事實中,我們知道,做好一件事不容易、堅持一件事很難,但我們卻不必喪氣,因為世界的資源本來就有限,為爭取有限資源而付出,天經地義。為了讓自己有限的“時間和“注意力”發揮更大的效用,我們寧愿走在這條更苦的路上,只有走在這條追尋的路上,你所有的不甘心和焦慮才能得到解脫和釋放。
李笑來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所有當下的不適和焦慮都沒有意義,只有積累才能解脫。
真正的成事者,一直在前進的路上,一直保有樂觀的心態,一直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人最不能被打敗的就是,樂觀的心態。有一句話,是一個久經沙場的生意人告訴我的,現在也分享給你:有骨頭啃,就是好事。
愿你成為一個最好的生產者,用積累來實現解脫,用當下換取未來。
七夕,安。 from you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