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變量:BASH
Bash Shell的全路徑
比如:echo $BASH
2、變量:BASH_VERSION
Bash Shell的版本號
3、變量:EUID
記錄當前用戶的UID。root用戶值為0。
4、FUNCNAME
在用戶函數體內部,記錄當前函數體的函數名。
5、變量:HISTCMD
說明:記錄下一條命令在history命令中的編號。
6、HISTFILE
記錄history命令記錄文件的位置。運行history命令將打印已經運行過的命令列表,即便重啟機器后還可以保存以前的命令記錄。因為執行過的命令
會記錄在/root/.bash_history文件中。
可以執行 cat /root/.bash_history 查看以前執行過的命令。
7、HISTFILESIZE
用來設置HISTFILESIZE文件記錄命令的行數。這樣可以限制.bash_history文件大小,避免出現文件過大的情況,不好處理。
8、HISTSIZE
實際上linux并不會針對每次運行命令后就立即將命令記錄寫入HISTFILE對應的文件中去,而是通過命令緩沖區來記錄所有已經運行過的命令,只有
在緩沖區滿了或者退出Shell時才將緩沖區記錄寫入HISTFILE對于的文件中。而緩沖區的大小需要通過HISTSIZE去定義。
9、HOSTNAME
用來顯示主機名
10、HOSTTYPE
用來顯示主機的架構,是i386、i686、還是x86、x64等。
11、MACHTYPE
用來顯示主機類型的GNU標識。一般是主機架構-公司-系統-gnu。
12、LANG
用來設置當前系統語言環境。
export LANG=zh_CN.UTF-8?
echo $LANG #顯示當前語言環境
13、PWD
記錄當前目錄
14、OLDPWD
記錄之前的目錄。
15、PATH
代表命令的搜索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