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儲系統定義
由一個不同容量、成本和訪問時間的存儲結構構成的層次結構,這些存儲器通過適當的硬件和軟件有機的組合在一起。
存儲器的層次:CPU內部的寄存器、高速緩存Cache、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
2、存儲器的分類
? ? ? ? ? ? ?
2.1 存儲位置分類
內存:也成為主存,設置在主機內,用來存放機器當前運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數據,向CPU提供信息。特點:容量小、速度快。
外存:也 稱為輔存,如磁盤、磁帶、光盤、硬盤、U盤等。用來存放當前不參與運行的大量數據。特點:容量大、速度慢。
2.2 按存儲結構材料分類
磁存儲器:用磁質材料做成的。如磁芯、磁膜、磁鼓等。
半導體存儲器:根據所用元件分為雙極型和MOS型。根據數據是否需要刷新分為:靜態、動態。
光存儲器:CD-ROM、DVD等光盤。
2.3 按存儲器的工作方式
讀寫存儲器RAM:能讀能寫的存儲器。
只讀存儲器ROM:根據數據的寫入方式分為:ROM、PROM、EPROM、EEPROM等類型。
ROM:固定只讀存儲器,一般廠家生產的時候就是數據寫好了,只能讀取,不能修改。一般存放系統程序BIOS以及用于微程序控制。
PROM: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其內容由用戶一次性寫入,寫入后不能再次修改。
EPROM: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紫外線照射15分鐘左右擦除。
EEP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采用電擦除的方式進行改寫。
閃存:特性介于EPROM和EEPROM之間,。整塊閃存可以數秒內擦除。
2.4 按訪問方式分類
地址訪問存儲器、內容訪問存儲器。
2.5 按尋址方式分類
隨機存儲器RAM:可對任何存儲單元存入或讀取數據。訪問任何一個存儲單元的時間都是一樣的。
順序存儲器SAM:訪問的時間和數據所在的存儲位置相關。比如磁帶。
直接存儲器DAM:比如磁盤。它的磁道尋址是隨機的。
3、隨機存儲器
隨機存儲器RAM分為:靜態的和動態的。
靜態RAM比動態RAM成本要高、速度更快。SRAM常用來做高速緩存存儲器。DRAM主要作為主存及圖形系統的幀緩沖存儲區。
3.1 SRAM
每個位存在一個雙穩態存儲單元中,每個單元是用一個六晶體管電路來實現的。只要供電,存儲單元的內容就會保持不變。
3.2 DRAM
在DRAM中,每個位由一個電容和一個晶體管組成,電容量很小。對干擾很敏感。電容的電壓別干擾后就不能在自行恢復、也有其他原因會導致漏電。因此必須在電容中的電容漏掉之前進行補充,這稱為刷新。DRAM必須周期性進行刷新操作。
由于集成度高、價格低,DRAM常用來構成主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