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這是你與「大學生科研競賽」的第 50 次相遇。搞科研免不了要看文獻,一提到看文獻就有很多人頭疼,“那么多文獻什么時候才能看完啊?”
01篩選論文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對文獻有一個篩選,篩選的辦法也很簡單:
1標題
首先通過標題關鍵詞進行查找,如果標題跟你要找的文獻相關,我們就可以閱讀關鍵詞,如果不相關,我們可以重新查找。
我們可以根據特定的學者來系統性搜尋文章,根據時間先后順序來閱讀,可以掌握研究的動態與進展,或者根據引用量排序,對該方向有一個更為權威的了解。
在文獻閱讀過程中,可以自己畫一條時間線,誰最先發現這個現象,什么時間誰做出了關鍵突破,可以自己嘗試寫一個簡短的綜述,熟悉經典的工作以及行業的大牛,這也是一種“積累”。
2關鍵詞
當標題相關后,查看文章關鍵詞,如果關鍵詞和你的研究相關度高,你就可以看摘要進行進一步的篩選了。如果不相關,那么重新篩選文章,即從最初的一步開始篩選。
3摘要
如果恰巧選到的文章比較符合自己的要求,那就需要仔細的去閱讀每一部分,那么首先要讀的,就是摘要,摘要是一篇文章的總結,一定要認真讀,特別是摘要里的結論部分。再這樣的篩選步驟之下,基本上就能篩選出符合你要求的文章。
其次,篩選出文章之后,我們需要每一篇都從頭到尾都讀下來嗎?相信很多同學在剛開始讀文獻的時候,都會犯一個錯誤:文獻從頭讀到底!那文獻是永遠也讀不完了!而且花很多時間在文獻閱讀上,好不容易讀完后發現,這篇文獻對自己的研究幫助并不大。
所以這里就需要高效的去閱讀文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精讀與泛讀結合”!
02閱讀文獻1讀摘要
但無論是泛讀還是精讀,第一步都是“讀摘要”,摘要是一篇文章的精華總結,它的信息量不多,但是結構完整,你可以根據它的少量信息來了解文章的整體構架,里面包括了文章的背景,方法,結果,結論。如果一篇文章的背景與你符合,所得的結論是你正在尋找的,那就可以先去通過摘要來了解,然后再仔細讀文章的方法和結論。
2讀結論
讀結論就是讓你發現問題,帶著思考去看文章,思考“怎么做”和“做什么”的問題,每當面對一篇新文章,試著去回答:作者試圖解決什么問題?/研究方法的關鍵是什么?/哪些東西可以為你所用?/有哪些參考文獻可以繼續跟進?帶著問題去讀文獻,會讓你更加容易找到你想要的信息,加快你的閱讀速度,而且讓你更容易理解文獻。
3讀引言
其次,精讀的時候,還要去讀Introduction部分,這部分主要是背景介紹、課題開展的原因主要結果和結論,了解了introduction的框架后,會讓你更容易把控重點,從而加快閱讀速度。
4讀圖表
如果想要快速抓住文章的內容,對文章的框架有一個把控的話,可以從圖表入手,看圖表的目的就是快速的讓你了解文章的結果,以及作者運用的方法,通過看這些圖表和注釋,你就知道這些結果大概是在講什么,哪一部分分別是在講什么,這會大大的幫助提高你的閱讀效率。
5讀討論
最后,文獻看討論部分對已得出的結果進行的討論與分析,通過了解產生這些結果的原因,然后將自己的結果和別人的結果進行比較。
同時,還可以在這部分中找到文章中引用的文獻,在這些引用文獻中進行擴展閱讀,慢慢的就像滾雪球,你的知識鏈也會越來越完整。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地理解文章,就要在數學和代碼部分下一些功夫了,這時候就需要親自實踐,從零開始推導公式和實現代碼,這也就是從“讀文獻”轉變為“寫文獻”的第一步,別看這一小步,卻是一大步的進步!
文獻是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文獻是你走上科研道路的一條“必經之路”,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小伙伴,都能“看文獻不發愁”,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遠,享受科研!
文末說正事由于微信平臺算法改版,公號內容將不再以時間排序展示,如果大家想第一時間看到更多小競的推送,強烈建議星標我們,并且給我們多點點【在看】哦~星標具體步驟為:
(1)點擊頁面最上方“大學生科研競賽”,進入公眾號主頁(2)點擊右上角的小點點,在彈出頁面點擊“設為星標”,就可以啦。感謝支持與陪伴,小競會更加努力輸出高質量的推文哦,助力小伙伴們科研競賽沖沖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