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MS功能介紹
1.1 數據定義
數據庫定義語言(DDL):可以對數據庫結構描述,包括外模式、模式、內模式的定義;數據庫完整性定義;安全保密定義比如口令、級別和存取權限。這些定義存儲在數據字典中是DBMS運行的基本依據。
1.2 數據庫操作
數據庫操縱語言(DML):實現對數據庫的基本操作比如檢索、新增、修改、刪除等。DML分為兩類:
宿主型:將DML語句嵌入某種編程語言比如Java、C#等使用。
自含型:可以單獨使用的DML語句,供用戶交互使用。
1.3 數據庫運行管理
數據庫在運行期間多用戶環境下的并發控制、安全性檢查、存儲控制、完整性檢查和執行、運行日志的組織管理、事物管理和自動恢復等是DBMS的重要組成。這些功能也是保證數據庫正常運行的基礎。
1.4 數據組織、存儲和管理
確定以何種文件結構和存取方式在存儲級上組織這些數據。以提高存取效率。實現數據間的聯系、數據組織和存儲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存儲空間的利用率。
1.5 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
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包括數據庫的初始建立、數據的轉換、數據庫的存儲和恢復、數據庫的重組和重構、性能監測和分析等。
1.6 其他功能
比如DBMS和網絡中的其他應用程序的通信功能等。
2、DBMS的特點介紹
2.1 數據結構化且統一管理
數據庫中的數據由DBMS統一管理,使數據面向的是整個應用系統。
2.2 有較高的數據獨立性
獨立性是指數據和應用程序是分離開的,DBMS負責數據的存儲,應用程序只關心數據的邏輯結構,不需要了解數據在磁盤上具體的存儲原理,從而可以簡化應用程序的開發工作量。數據的獨立性包括:物理獨立性、邏輯獨立性。
2.3 數據控制功能
數據的控制功能主要包括數據的安全性、完整性、并發、恢復的控制。
數據的安全性:保護數據庫被不合法用戶所使用造成信息泄露、更改、破壞等。根據用戶權限進行控制。
數據的完整性:數據庫的正確性和相容性,防止合法用戶使用數據庫向數據庫加入不符合語義的數據。保證數據庫的數據時正確的,避免非法的更新。
并發控制:多用戶共享的系統中,許多用戶可能同時對同一個數據進行操作。DBMS的并發控制子系統負責協調并發事物的執行,保證數據庫的完整性不受破壞。
故障恢復:數據庫的故障有:內部故障、系統故障、介質故障、計算機病毒。
故障恢復主要是數據庫本身的恢復,將數據庫恢復到某個正確狀態或一致狀態。恢復的原理是建立冗余數據。
3、DBMS分類
3.1 關系數據庫系統(RDMS)
建立關系型數據庫模型基礎上的數據庫,借助于集合代數等概念和方法來處理數據庫中的數據。主流數據庫有DB2、MYSQL、SQLSERVER、Oracle、Sybase等。
3.2 面向對象的數據庫系統(OODBS)
支持以對象形式對數據建模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包括對象的類、類屬性的繼承、子類的支持。
特點:可以完整的描述現實世界的數據結構,能表達數據間的嵌套、遞歸聯系;具有面向對象技術的封裝性、繼承性提高了軟件的可重用性。
3.3 對象關系數據庫系統(ORDBS)
在傳統的關系模型的基礎上提供元祖、數組、集合等更加豐富的數據類型以及處理新的數據類型操作能力,這樣形成的數據模型稱為“對象關系數據模型”。
IT技術分享社區
個人博客網站:https://programmerblog.xyz
文章推薦程序員效率:畫流程圖常用的工具程序員效率:整理常用的在線筆記軟件遠程辦公:常用的遠程協助軟件,你都知道嗎?51單片機程序下載、ISP及串口基礎知識硬件: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