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1、圖的概念
圖(Diagram) 是一組元素的圖形表示,大多數情況下,把圖畫成頂點(代表事物)和弧(表示關系)的連通圖。
2、UML中圖的分類
UML2.0中的圖主要有:類圖、對象圖、用例圖、序列圖、通信圖、狀態圖、活動圖、構件圖、部署圖、組合結構圖、包圖、交互概覽圖、時序圖。
2.1 類圖
類圖主要展現了一組對象、接口、協作和它們之間的關系。面向對象系統最常見的就是類圖。類圖給出系統的靜態設計圖。包含主動類的類圖給出了系統的靜態進程視圖。
類圖中包含的內容:類、接口、協作、依賴、泛化、關系、注解、約束、包、子系統。
作用:對系統的靜態設計視圖建模。主要包括對系統的詞匯建模、對簡單的協作建模、對邏輯數據庫模式建模。
? ? ? ? ? ? ?
?
2.2 對象圖
對象圖展現了一組對象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對象圖描述了在類圖中所建立的事物的實例的靜態快照。
? ? ? ? ? ? ?
?
對象圖組成:對象和鏈。
作用:從真實的或原型案例建立系統的靜態視圖或靜態進程視圖,主要用來支持系統的功能需求。
2.3 用例圖?
用來描述系統需求的方法,展現了一組用例、參與者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組成:用例、參與者、用例之間的關系。
? ? ? ? ? ? ?
?
?
參與者:指存在系統外部并于系統進行交互的任何事物,可以是系統的用戶,也可以是其他外部系統和設備等外部實體。
用例之間的關系:包含、擴展、泛化。
包含:當可以從兩個及以上的用例中提取公共行為時,應該用包含關系來表示它們。
擴展:如果一個用例明顯地混合了兩種及以上的場景,也就是根據情況可能發生多種分支,則可以將這個用例分為一個基本用例和多個擴展用例。
泛化:當多個用例共同擁有一種類似的結構和行為時,可以將它們的共性抽象成為父用例,其他的用例作為泛化關系中的子用例。
作用:對系統的靜態用例圖進行建模。主要有對系統的語境建模、對系統的需求建模。
2.4 交互圖
序列圖、通信圖、交互概覽圖和時序圖都被成為交互圖,它們主要用于對系統的動態方面進行建模。一張交互圖顯示的是一個交互,由一組對象和它們之間的關系組成。包含它們之間可能傳遞的消息。
順序圖強調時間順序;通信圖強調接收和發送消息的對象的組織。
作用:交互圖用于對一個系統的動態方面的建模、對用例的特定的控制流進行建模。
組成:對象、鏈、消息。
(1)、序列圖
序列圖是場景的圖形化表示,描述了以時間順序組織的對象之間的交互活動。
特點:序列圖由對象的生命線、序列圖由控制焦點。
? ? ? ? ? ? ?
?
(2)、通信圖?
通信圖強調收發消息的對象的結構組成,早期也被稱為協作圖。
特點:通信圖有路徑、通信圖有順序號。序列圖和通信圖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3)、交互概覽圖
交互概覽圖是UML2.0 新增的交互圖之一,它主要描述交互(特別是關注控制流),但是抽線掉了消息和生命線。它使用活動圖的表示法。
(4) 時序圖?
它主要描述對象狀態隨著時間改變的情況,很像示波器,比較適合分析周期和非周期性任務。
?
IT技術分享社區
個人博客網站:https://programmerblog.xyz
文章推薦程序員效率:畫流程圖常用的工具程序員效率:整理常用的在線筆記軟件遠程辦公:常用的遠程協助軟件,你都知道嗎?51單片機程序下載、ISP及串口基礎知識硬件: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