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的AOP理解:
OOP面向對象,允許開發者定義縱向的關系,但并適用于定義橫向的關系,導致了大量代碼的重復,而不利于各個模塊的重用。
AOP,一般稱為面向切面,作為面向對象的一種補充,用于將那些與業務無關,但卻對多個對象產生影響的公共行為和邏輯,抽取并封裝為一個可重用的模塊,這個模塊被命名為“切面”(Aspect),減少系統中的重復代碼,降低了模塊間的耦合度,同時提高了系統的可維護性。可用于權限認證、日志、事務處理。
AOP實現的關鍵在于 代理模式,AOP代理主要分為靜態代理和動態代理。靜態代理的代表為AspectJ;動態代理則以Spring AOP為代表。
(1)AspectJ是靜態代理的增強,所謂靜態代理,就是AOP框架會在編譯階段生成AOP代理類,因此也稱為編譯時增強,他會在編譯階段將AspectJ(切面)織入到Java字節碼中,運行的時候就是增強之后的AOP對象。
(2)Spring AOP使用的動態代理,所謂的動態代理就是說AOP框架不會去修改字節碼,而是每次運行時在內存中臨時為方法生成一個AOP對象,這個AOP對象包含了目標對象的全部方法,并且在特定的切點做了增強處理,并回調原對象的方法。
?
Spring AOP中的動態代理主要有兩種方式,JDK動態代理和CGLIB動態代理:
?①JDK動態代理只提供接口的代理,不支持類的代理。核心InvocationHandler接口和Proxy類,InvocationHandler?通過invoke()方法反射來調用目標類中的代碼,動態地將橫切邏輯和業務編織在一起;接著,Proxy利用 InvocationHandler動態創建一個符合某一接口的的實例,? 生成目標類的代理對象。
?②如果代理類沒有實現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那么Spring AOP會選擇使用CGLIB來動態代理目標類。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是一個代碼生成的類庫,可以在運行時動態的生成指定類的一個子類對象,并覆蓋其中特定方法并添加增強代碼,從而實現AOP。CGLIB是通過繼承的方式做的動態代理,因此如果某個類被標記為final,那么它是無法使用CGLIB做動態代理的。
(3)靜態代理與動態代理區別在于生成AOP代理對象的時機不同,相對來說AspectJ的靜態代理方式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AspectJ需要特定的編譯器進行處理,而Spring AOP則無需特定的編譯器處理。
InvocationHandler 的 invoke(Object??proxy,Method??method,Object[] args):proxy是最終生成的代理實例;??method 是被代理目標實例的某個具體方法;??args 是被代理目標實例某個方法的具體入參, 在方法反射調用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