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找了不少論證:1)手機用戶數量很大;2)大量用戶在手機上花費最多時間的是玩游戲;3)游戲機平臺(的游戲)轉移到手機;4)為手機配置適合這類游戲的手柄,手機變成掌機。
這些論據看起來都很正確,所以Ta稱,不理解為何手機游戲手柄這么好的時機,市場卻不見增長。
大家在下邊給出的答案是:沒有內容,尤其沒有為手柄場景設計的重度游戲。這個問題所講的困境,跟虛擬現實領域其實挺像的。你問虛擬現實設備能干什么?沒有內容,什么也干不了;有了內容,游戲電影學習啥都可以。
這個問題在2013年發布,到現在,支持手柄操作的手機游戲和以前已經大不一樣。根據九游游戲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Android游戲中,支持手柄操作的游戲已經占到了10%。但是,手柄操作還是不太流行,并沒有因游戲增多而有變化。
這里要談到另一個重要原因,手柄。Android手柄市場很成熟,但也很混亂,從事手柄游戲開發的鈦金騎士曾在一次分享中稱:“市面上的Android手柄五花八門,混亂不堪,只有XBox 360和PS3 全功能覆蓋手柄+自定義鍵+鍵盤鍵擴展才有可能做出一款兼容性良好的手柄來。”
在有足夠的鍵位后,手柄和手機之間的藍牙驅動兼容、手柄和游戲之間鍵位的匹配也是技術難題。驅動兼容是說,各家手機采用藍牙芯片不同,連接通常問題不斷,這個沒有別的法子,只能找經驗豐富的驅動人才;手柄和游戲的鍵位匹配,以前幾乎沒法解決,近一年內有廠商使出了鍵位配置分享的法子,才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鍵位配置分享,也可以稱作云配置。游戲開發商在開發手柄游戲時做鍵位配置,并不都會選擇XBox或PS鍵位標準,也有選一些小眾標準。手柄&游戲運營商在云端保留相應配置,當你玩到這個游戲時,它便從云端下載相應配置文件。UC小旗手柄的負責人許偉坤告訴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小旗使用了云配置技術,可以做到對主流的Android手柄基本都兼容。”
直到去年與今年之間,手柄手游才有了具體可落地的基礎。不過現在也只是初步的苗頭,硬件上有UC、小米這樣的互聯網公司介入來推波助瀾,但在內容上還沒有大制作的投入。為什么沒有流行起來?還得問問我們自己,到底多少人愿意隨身帶著手柄來玩手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