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謂場?
每個電視幀都是通過掃描屏幕兩次而產生的,第二個掃描的線條剛好填滿第一次掃描所留下的縫隙。每個掃描即稱為一個場。因此 25 幀/秒的電視畫面實際上為 50 場/秒 (若為 NTSC 則分別為 30 & 60 - 因為我是中國人,因此我采用 PAL 的數值)。
若要取得包含最大細節的幀,您需要合并兩個場內的信息。截至目前為止,這些觀念都很簡單,不過若考慮到動態畫面,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為攝像機將依次地掃描這兩個場,影像內的所有文件到了第二個場中將移到不同于第一個場的位置。這將有助于電視畫面的動作更為順暢,不過這也是場在編輯時所會造成的困擾。
二、計算機與電視
當計算機在顯示器上播放視頻時,它只會顯示一系列完整的幀,而不使用交錯場的電視技巧。因此針對計算機顯示器所設計的視頻格式和 MPEG-1 都不使用場。專為這些格式設計的視頻編輯軟件就無法正確地處理場,因此不適合產生用于電視的視頻。若您的影片將通過電視來播放,務必使用可處理場的編輯程序。
三、概述
原始視頻幀(最原始的視頻數據)根據編碼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掃描產生兩種視頻幀:連續或隔行視頻幀,隔行視頻幀包括頂場和底場,連續(遂行)掃描的視頻幀與隔行掃描視頻幀有著不同的特性和編碼特征,產生了所謂的幀編碼和場編碼。一般情況下,遂行幀進行幀編碼,隔行幀可在幀編碼和場編碼間選取。
在幀編碼中,參考為幀圖像,采用幀運動補償,兩個場是聯合編碼,;在場編碼中,參考為場圖像,兩個場是分別編碼,采用場運動補償。
二、視頻序列幀、場編碼方式
1.固定幀編碼(全幀)----視頻序列的全部幀始終采用幀編碼方式。
2.固定場編碼(全場)
?
?
?
?
3.圖像級幀、場自適應編碼 (PAFF)
?
?
4.宏塊級幀、場自適應(MBAFF)
?
?
?
?
?
在圖像中運動比較大的地方采用場編碼,運動比較小的地方采用幀編碼,編碼順序例子如下:
視頻編碼中的PAFF和MBAFF的區別 收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