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控市場中,紅外攝像機之所以那么受市場的歡迎,主要還是因為它有強勁的夜視性能。市場上,普通的彩色攝像機基本上沒有夜視能力,如果需要在夜晚獲得清晰的圖像,必須借助額外的可見光源照明才能實現。那么監控攝像機系列產品中的紅外攝像機是如何實現夜視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解密它的夜視工作流程。
監控攝像機投入民用的初期,那時候并沒有紅外攝像機出現,直到2001年,一個偶然機會,人們才發明這種通過紅外燈板來進行補光的夜視攝像機。這一發明在市場應用后,得到廣大工程商和用戶的好評,廠家們也通過不斷研發拓展,在其基礎上發明了適用于室外的紅外防水攝像機、適用于室內的紅外半球攝像機,以及適合在車站廣場等人流量大的監控的紅外高速球。現如今,除了照車牌的需求以外,紅外攝像機基本能適應所有的監控場合。
紅外攝像機實現夜視主要有兩種技術,它們分別是:熱成像技術、紅外燈板技術。使用熱成像技術的監控攝像機并不是很多,在民用方面應用少見,在此就不多做描述了。紅外燈板技術又稱為主動動式成像技術,使用這種技術成本較低,夜視效果優異。攝像機在夜晚無光時,CCD傳感器無法感知到鏡頭反射回來的光線,這時,紅外燈板開啟,當紅外光線遇到障礙物后,將光線反射回鏡頭后,再傳遞給CCD進行成像,從而實現夜視。既然這樣,相信很多朋友會問?為什么紅外攝像機晚上會發紅光,而我們公司裝的紅外半球攝像機在全黑的環境中怎么沒有看到它發出的紅光呢?這其實涉及到我們上次談論的問題,紅外攝像機紅暴問題,有興趣了解紅暴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那篇文章。
知道了紅外攝像機的成像原理后,大家都會發現,其實這個技術并不復雜,只要攝像機的CCD芯片能夠正常感應紅外光線,再裝上一個好點的紅外鏡頭就可以。對于紅外攝像機夜視成像的秘密,通俗的說就是給攝像機點一盞燈,只是這盞燈不是白光燈,而是紅外燈而已。為了便于大多數工程朋友安裝,現在很多紅外燈板和攝像機都封裝在一個外殼里,再由光敏電阻來判斷紅外攝像機此時是否需要補光,如果外殼的防水性能好的話,就可以當室外型紅外防水攝像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