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圖像容易產生S形、枕形和局部失真的情況,這給醫生對圖像的判斷帶來干擾。而且在醫學圖像的三維重建中,未經校正的圖像進行重建,還會帶來一定的重影等干擾。因此,畸變校正是DR圖像進行后續處理,不得不對待的一個問題。
圖一 原始標靶圖像
從圖一可以看出,靠近圖像邊緣處存在很明顯的枕形失真,橫向上還存在一定的S形失真。校正的第一步是要將圖像上所有圓的中心標記出來,并建立一個標準網格分布,效果如圖二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圓形目標中心定位的準確與否,將很大程度影響后續校準的精度。這里,作者還加入了角度判斷,可以自適應的進行標定和校正。
圖二 圓形目標定位結果和標準網格配對
通過實際圓心和標準位置,建立方程,求解校正參數。最后采用雙線性差值,得到校正后的效果,如圖三所示。
圖三 校正后圖像
我們在校正后的圖像上,畫上了標準網格線,發現校正的非常完美。放大圖像會發現,那些處于邊緣上的畸變圓形(畸變后呈橢圓)目標,也被校正為圓形。利用這樣的參數,可以校正其他圖像。圖四是原圖,邊緣處存在明顯畸變,經過校正后的圖五,畸變情況消失。
? ?
? ? ? ? ? ? ? ?圖四 原始待校正圖 圖五 畸變校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