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UniApp中使用Vue3框架使用修飾符:
<template> <view> <button @click="toggleVisibility ^ :disabled=isDisabled">點擊切換顯示狀態</button> <text>{{ isVisible ? '顯示' : '隱藏' }}</text> </view>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isVisible = ref(true); const isDisabled = ref(false); const toggleVisibility = () => { isVisible.value = !isVisible.value; }; return { isVisible, isDisabled, toggleVisibility, }; },
};
</script>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們使用了Vue3的組合式API來創建一個響應式的數據引用isVisible
,表示元素的可見性。我們還創建了一個響應式的數據引用isDisabled
,用于控制按鈕的禁用狀態。在模板中,我們給按鈕元素綁定了一個點擊事件@click="toggleVisibility ^ :disabled=isDisabled"
,其中^
修飾符表示在捕獲階段觸發事件,這樣可以確保在事件處理程序執行之前阻止冒泡。同時,我們使用了v-bind
指令來動態綁定按鈕的禁用屬性,根據isDisabled
的值來決定是否禁用按鈕。最后,我們在模板中使用了插值表達式{{ isVisible ? '顯示' : '隱藏' }}
來顯示當前元素的可見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