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
- 掌握R-S觸發器、D觸發器和JK觸發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相互轉換。
- 學會用74LS00芯片構成鐘控RS觸發器。
- 學會用74LS112實現D觸發器
- 學會在Quartus II上用D觸發器實現JK觸發器。
二、實驗原理
- 基本R-S觸發器是直接復位-置位的觸發器,它是構成各種功能的觸發器的基本組成部分。基本R-S觸發器可由交叉耦合的兩個“與非”門組成,如圖所示:
其邏輯符號和真值表如下圖所示:
其特性方程如下所示:
- 鐘控R-S觸發器由4個“與非”門組成,其中兩個“與非”門構成基本R-S觸發器,另外兩個“與非”門構成控制電路。在時鐘信號沒有到來時,不管R、S端輸入為何值,觸發器的狀態保持不變。當時鐘信號到來時,R和S的輸入就可能使觸發器置0或置1。其邏輯電路圖和邏輯符號如下圖所示:
其真值表如下圖所示:
其特性方程如下所示:
- 由于鐘控R-S觸發器在時鐘信號作用期間,當R、S的輸入同時為1時,觸發器會出現狀態不確定現象,故為使R、S端始終處于互補引入只有單輸入端的D觸發器。其邏輯功能為:當時鐘信號到來時,如果輸入D=0,則觸發器輸出Q=0,即觸發器置0;如果輸入D=1,則觸發器置1,即觸發器輸出Q=1。而當時鐘信號沒有到來時,無論D輸入何值,觸發器保持原來狀態不變。其邏輯電路圖和邏輯符號如下圖所示:
其真值表如下圖所示:
其特性方程如下所示:
- 為了消除鐘控R-S觸發器輸入信號的約束條件,又使觸發器有兩個輸入端,可在鐘控R-S觸發器中增加兩條交叉反饋線,并將輸入端S改為J,R改為K,就構成了一個JK觸發器,其邏輯電路圖和邏輯符號如下圖所示:
其真值表如下圖所示:
其特性方程如下所示:
- 74LS122是包含兩個下降沿JK觸發器的芯片,如圖所示:
其中,非同步輸入端叫做預置端,
叫做清除端,這兩個端口能將JK觸發器預置為“1”或清除為“0”,而與CP及輸入的JK無關。
三、實驗內容
實驗任務一:用74LS00芯片構成鐘控RS觸發器
(1) 實驗步驟
- 將74LS00的輸入引腳1A和2A分別連接到K16和K15,輸入引腳1B和2B同時連接到連續脈沖1H,輸出引腳1Y和2Y分別連接到輸入引腳4B和3B,輸入引腳4A連接到輸出引腳3Y,輸入引腳3A連接到輸出引腳4Y,最后再將輸出引腳3Y和4Y分別連接到數碼管LED6和LED5,接電接地后所構成的鐘控RS觸發器圖如下所示:
- 撥動開關,觀察數碼管的變化,填入鐘控RS觸發器的輸入與輸出狀態記錄表。
(2) 實驗現象
- 當時鐘信號沒有到來時,不管K16、K15輸入為何值,數碼管的狀態總保持不變。
- 當時鐘信號到來時:
a) 若K16=0,K15=0,則數碼管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變。
b) 若K16=0,K15=1,則數碼管置為1狀態。
c) 若K16=1,K15=0,則數碼管置為0狀態
(3) 數據記錄、分析與處理
(4) 實驗結論
通過74LS00作為搭建平臺,我們成功地實現了一個鐘控RS觸發器。實驗結果表明,電路在各種輸入條件下都能輸入正確的結果,符合預期行為。
實驗任務二:用74LS112實現D觸發器
(1) 實驗步驟
- 先將74LS00的輸入引腳1A和1B同時連接到K15構成一個“非”門,然后將“非”門的輸出引腳1Y連接到74LS112的輸入引腳1K。
- 將74LS112的輸入引腳1J連接到K15,然后將輸入引腳1PRE和1CLR分別連接到K14和K13,將輸入引腳1CLK連接到連續脈沖1H,最后再將輸出引腳1Q連接到數碼管LED6,接電接地后所構成的D觸發器圖如下所示:
- 撥動開關,觀察數碼管的變化,填入D觸發器的輸入與輸出狀態記錄表。
(2) 實驗現象
- 當時鐘信號沒有到來時,無論K15輸入何值,數碼管的狀態總保持不變。
- 當時鐘信號到來時:
a) 若K15=0,則數碼管置為0狀態。
b) 若K15=1,則數碼管置為1狀態。
(3) 數據記錄、分析與處理
(4) 實驗結論
通過74LS00和74LS112作為搭建平臺,我們成功地實現了一個D觸發器。實驗結果表明,電路在各種輸入條件下都能輸入正確的結果,符合預期行為。
實驗任務三:在Quartus II上用D觸發器實現JK觸發器
(1) 實驗步驟
- 用Quartus II設計出如下電路:
- 編譯通過后進行波形仿真,驗證電路邏輯功能:
- 仿真通過后,參照原理圖定義引腳:
- 生成編程并將文件下載到FPGA。
- 將開關連接對應的輸入引腳,輸出引腳連接到發光二極管:
- 用開關和發光二極管測試FPGA的功能。
- 記錄測試結果。
(2) 實驗現象
- 當時鐘信號沒有到來時,無論K16、K15輸入何值,數碼管的狀態總保持不變。
- 當時鐘信號到來時:
a) 如果K16=0、K15=0,則數碼管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變。
b) 如果K16=0、K15=1,則數碼管置為0狀態。
c) 如果K16=1、K15=0,則數碼管置為1狀態。
(3) 數據記錄、分析與處理
(4) 實驗結論
通過使用Quartus II設計工具,我們成功地用D觸發器設計并測試了一個JK觸發器。實驗結果表明,電路在各種輸入條件下都能輸入正確的結果,符合預期行為。
四、思考題
(1) 用D觸發器實現RS觸發器的功能
邏輯表達式:
接線圖:
(2) 用D觸發器實現T觸發器的功能
邏輯表達式:
接線圖:
(3) 用JK觸發器實現D觸發器的功能
邏輯表達式:
接線圖:
(4) 用JK觸發器實現RS觸發器的功能
邏輯表達式:
接線圖:
(5) 用JK觸發器實現T觸發器的功能
邏輯表達式:
接線圖:
五、建議和體會
- 在實驗前,要熟悉各種觸發器的結構和特性方程。
- 在實現“非”門時,要注意接地,否則輸出會有問題。
- 連續脈沖無效時,可能是連續脈沖芯片接觸不良導致。
- 本實驗有助于各類觸發器原理及使用的理解,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實際的設計和模擬測試經驗。為后續進行更復雜的電路設計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