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Z(a) = -Z(1-a)) 表示正態分布的上(a)分位點與下(1-a)分位點在分布曲線上關于均值的對稱性。
-
左側 (Z(a)): 這是分布曲線上累積概率為(a)的那個點。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使得這個點及其左側的面積占據整個曲線下方(a)的位置。
-
右側 (Z(1-a)): 這是分布曲線上累積概率為(1-a)的點。它位于左側 (Z(a)) 的對稱位置,使得右側的面積占據整個曲線下方(1-a)。
-
負號的作用: 負號表示這兩個點在均值的不同方向。左側 (Z(a)) 通常是正數,表示在均值的右側;而右側 (Z(1-a)) 通常是負數,表示在均值的左側。負號就是將右側 (Z(1-a)) 的位置調整到與左側 (Z(a)) 對稱。
-
對稱性理解: 在標準正態分布中,分布曲線是關于均值對稱的。因此,(Z(a) = -Z(1-a)) 表示左側 (Z(a)) 和右側 (Z(1-a)) 在均值兩側關于對稱軸對稱。
-
應用場景: 這個公式在統計學中常用于計算雙側置信區間。當我們想要找到一個區間,使得這個區間兩側的面積分別為(a/2)時,就可以利用這個對稱性,使用 (Z(a) = -Z(1-a)) 的關系。
總體來說,這個公式反映了正態分布曲線的對稱性質,使得上(a)分位點和下(1-a)分位點在均值兩側關于對稱軸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