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接口的通用協議是什么
小程序接口的通用協議是HTTPS。
小程序體驗版本打開后顯示空白,只有點擊"打開調試模式"再次打開才能顯示正常,原因是體驗版本的接口協議是HTTP,但小程序只認HTTPS,所以不會去調接口,所以只有打開調試模式才能調接口,這就相當于我們在微信開發者工具上勾選上了"不校驗合法域名、web-
view(業務域名)、TLS版本及HTTPS證書"。
vue怎么跨域
Vue本身不提供跨域功能,但是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跨域:
- 使用代理服務器:在開發環境中,可以使用代理服務器來繞過跨域限制。例如,使用Node.js搭建一個代理服務器,將請求轉發到目標服務器,從而繞過跨域限制。
- 設置CORS:在后端服務器中設置CORS(跨域資源共享)頭部信息,允許來自特定域名的跨域請求。這樣,Vue應用程序就可以與后端服務器進行跨域通信。
- 使用JSONP:JSONP是一種跨域解決方案,它利用了瀏覽器對于
<script>
標簽不受同源策略限制的特性。在Vue中,可以通過使用第三方庫(如vue-jsonp)來實現JSONP。 - 使用第三方跨域庫:有許多第三方庫可以解決Vue跨域問題,例如vue-fetch-plugin、axios等。這些庫提供了跨域請求的功能,并可以與Vue集成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產環境中,通常會使用CORS或代理服務器來解決跨域問題。JSONP由于安全性問題,一般不推薦在生產環境中使用。
vue引入組件三步
在Vue中引入組件需要以下三步:
- 定義組件:使用Vue.extend(options)創建組件,其中options和new Vue(options)時傳入的option參數幾乎一樣,但也有些許差別,例如el不要寫,data必須寫成函數等。
- 注冊組件:在Vue實例創建時傳入components選項或在Vue實例化之前通過Vue.component進行全局注冊。
- 使用組件:在模板中通過標簽的形式使用組件。
webview頁面的使用要求
使用WebView頁面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確認是否需要用戶授權:如果WebView要訪問設備上的敏感信息或執行危險操作,應該給用戶一個明確的授權提示,讓用戶知道WebView正在執行的操作。
- 確認WebView的配置:使用WebView時,應該檢查WebView的配置和安全性,例如開啟JavaScript、設置緩存大小等。
- 遵守安全標準:保證WebView的安全性,防止跨站點腳本攻擊、SQL注入等攻擊
new操作符具體干了什么
JavaScript中的new操作符用于創建一個對象實例。
new操作符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 創建一個新的空對象。
- 將構造函數的原型賦值給新對象的原型,這樣新對象就可以訪問構造函數原型上定義的屬性和方法。
- 將構造函數的作用域賦值給新對象,使構造函數內部的代碼可以訪問新對象的屬性和方法。
- 執行構造函數中的代碼,可以在構造函數中初始化新對象的屬性、設置默認值等操作。
- 如果構造函數沒有顯式地返回其他對象,那么new操作符會隱式地返回新創建的對象實例。
定時器和Promise誰先執行
定時器和Promise誰先執行為什么
定時器和Promise是兩種不同的異步處理方式,它們誰先執行取決于具體的實現和代碼邏輯。
定時器通常使用setTimeout或setInterval函數來執行定時任務,這些函數會在指定的時間間隔后執行回調函數。因此,如果在一個定時器的回調函數中調用另一個定時器,那么后一個定時器會在前一個定時器執行完畢后開始計時,并在指定的時間間隔后執行回調函數。
Promise是一種異步編程的方式,它使用異步函數來處理異步操作。Promise對象代表一個異步操作的最終完成(或失敗)及其結果值。Promise可以解決回調地獄(Callback Hell)的問題,使異步操作更加可讀和易于管理。
在Promise中,通常使用then或catch方法來注冊回調函數,這些回調函數會在Promise的狀態改變時被調用。如果Promise的狀態已經改變,那么后續的then或catch方法將不會被執行。因此,如果在一個Promise的回調函數中調用另一個Promise的then或catch方法,那么后一個Promise會在前一個Promise的狀態改變后開始執行。
總的來說,定時器和Promise誰先執行取決于具體的實現和代碼邏輯。如果在一個定時器的回調函數中調用一個Promise的then或catch方法,那么后一個Promise會在前一個定時器執行完畢后開始執行。如果在一個Promise的回調函數中調用一個定時器的setTimeout或setInterval函數,那么后一個定時器會在前一個Promise的狀態改變后開始計時。
get和post的區別,何時使用post
GET和POST是HTTP協議中的兩種不同的請求方法,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數據在請求中的位置和方式,以及它們的安全性和冪等性。
- 數據位置:GET請求將數據放在URL的查詢字符串中,而POST請求將數據放在請求體中。這意味著GET請求的數據可以被瀏覽器歷史、緩存等記錄下來,而POST請求的數據不會。
- 數據方式:GET請求的數據以查詢字符串的形式發送,而POST請求的數據以請求體的形式發送。這意味著GET請求的數據是明文傳輸的,容易被中間人攻擊,而POST請求的數據是加密傳輸的,相對更安全。
- 安全性:由于GET請求將數據暴露在URL中,因此它不適合傳輸敏感信息,如密碼、銀行卡號等。相反,POST請求將數據隱藏在請求體中,相對更安全。
- 冪等性:GET請求是冪等的,意味著多次執行相同的GET請求,服務器的狀態不會改變。而POST請求不是冪等的,每次執行相同的POST請求可能會在服務器上產生不同的結果。
使用POST請求的場景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 向服務器提交數據,如注冊、登錄、提交表單等。
- 發送包含敏感信息的請求,如密碼、個人信息等。
總結起來,當需要向服務器提交數據或發送包含敏感信息的請求時,應使用POST請求。
閉包的概念,優缺點
閉包的概念:
閉包=能夠讀取其他函數內部變量的函數。在本質上,閉包是將函數內部和函數外部連接起來的橋梁。
閉包的優點:
- 可以跨作用域訪問變量,讓函數外部也可以訪問到函數內的變量。
- 可以創建一個安全的環境,保證內部代碼不受到外部的干涉,實現私有成員,對外只暴露幾個接口。
- 讓父函數中變量的值始終保存在內存中。
閉包的缺點:
- 內存消耗大,容易造成內存泄露。
- 不利于代碼的優化。
vue2和vue3的狀態管理
Vue 2和Vue 3都可以使用Vuex作為狀態管理工具,但是它們也有一些不同之處。以下是它們的概述:
Vue 2的狀態管理:
在Vue 2中,如果你想要進行狀態管理,通常會選擇使用Vuex。Vuex是一個專門為Vue應用程序設計的狀態管理模式庫。它提供了一個集中化的存儲,用于管理所有組件的狀態,并且在組件之間共享這些狀態。
在Vue 2中,你需要安裝并配置Vuex,然后創建一個包含state、getters、mutations和actions等屬性的store對象。State用于存儲應用程序的狀態數據,Getters允許從store中派生出一些新的狀態,Mutations用于修改state的值,而Actions用于異步操作或提交多個mutations。
Vue 3的狀態管理:
在Vue 3中,引入了一個新的特性 - Composition API(組合式API)。Composition API通過提供更靈活和可復用的邏輯組合方式,使得狀態管理變得更加簡單。
雖然Vue 3本身并沒有特定的官方狀態管理庫,但你可以使用Vue 3的Composition API來實現類似于Vuex的狀態管理。你可以在組件中定義自己的響應式狀態,并使用ref
或reactive
將其包裝起來。然后,你可以使用computed
來派生新的狀態,使用watch
來監聽狀態的變化,并使用provide
和inject
來實現跨組件的狀態共享。
總結而言,Vue 2中的狀態管理通常使用Vuex作為官方推薦的解決方案,而Vue 3中的狀態管理可以利用Composition API來實現更靈活的方式。
vue2和vue3的打包有什么不同
Vue 2和Vue 3在打包方面有一些不同之處。以下是它們的概述:
Vue 2的打包:
在Vue 2中,通常使用Webpack或者其他類似的構建工具進行打包。Vue CLI是一個流行的腳手架工具,它基于Webpack并提供了一套預設配置,使項目的搭建和打包更加簡單。
在Vue 2中,默認情況下,會將應用程序打包為一個JavaScript文件(通常是main.js
),其中包含所有依賴的Vue庫和組件。這個文件可以在瀏覽器中直接引入,并通過Vue的全局對象來訪問應用程序。
此外,Vue 2還支持代碼分割和異步加載,你可以使用Vue的異步組件功能(dynamic import)來延遲加載某些組件,從而實現按需加載和減小初始包大小的效果。
Vue 3的打包:
在Vue 3中,打包方式與Vue 2基本相同,可以使用Webpack或其他構建工具進行打包。Vue CLI也可以用于Vue 3項目的創建和打包。
與Vue 2相比,Vue 3采用了新的靜態編譯器,可以生成更小、更高效的代碼。Vue 3的模板編譯器支持更多的優化選項,例如標記靜態節點、提取靜態內容等,以減少生成的代碼量和提高運行時的性能。
此外,Vue 3還引入了新的模塊化系統,并采用了Tree-shaking特性,可以更好地優化打包大小。通過使用ES模塊的形式來導入和導出組件、指令等,使得只導入實際需要的代碼,減少了不必要的代碼體積。
總結而言,Vue 2和Vue 3在打包方面的基本流程是相似的,但是Vue 3通過靜態編譯器、模塊化系統和Tree-shaking等特性,能夠生成更小、更高效的代碼,從而進一步提升應用程序的性能和加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