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趣班11月月考題目解析
1.在oracle中創建用戶時,若未設置default tablespace關鍵字,則oracle將哪個表空間分配給用戶作為默認表空間
答案:D.user
SQL> create user mytest identified by 123456;
SQL> grant connect to mytest;
SQL> conn mytest/123456
SQL> show user
SQL> select username,default_tablespace,temporary_tablespace from user_users;
可以看到當創建一個用戶時未未設置default tablespace關鍵字,則默認分配user表空間
2.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memory areas is not part of SGA?(哪個存儲區域不是SGA的一部分?)
答案:B.PGA
解析:
系統全局區(SGA):是ORACLE為實例分配的一組共享緩沖存儲區,用于存放數據庫數據和控制信息,以實現對數據庫數據的管理和操作。
SGA主要包括:
a)共享池(shared pool) :用來存儲最近執行的SQL語句和最近使用的數據字典的數據。
b)數據緩沖區 (database buffer cache):用來存儲最近從數據文件中讀寫過的數據。
c)重作日志緩沖區(redo log buffer):用來記錄服務或后臺進程對數據庫的操作。
另外在SGA中還有兩個可選的內存結構:
d)Javapool: 用來存儲Java代碼。
e)Large pool: 用來存儲不與SQL直接相關的大型內存結構。備份、恢復使用。
GA:db_cache/shared_pool/large_pool/java_pool
db_cache: 數據庫緩存(Block Buffer)對于Oracle數據庫的運轉和性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它占據Oracle數據庫SGA(系統共享內存區)的主要部分。Oracle數據庫通過使用LRU算法,將最近訪問的數據塊存放到緩存中,從而優化對磁盤數據的訪問.
shared_pool: 共享池的大小對于Oracle 性能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共享池中保存數據字典高速緩沖和完全解析或編譯的的PL/SQL 塊和SQL 語句及控制結構
large_pool: 使用MTS配置時,因為要在SGA中分配UGA來保持用戶的會話,就是用Large_pool來保持這個會話內存使用RMAN做備份的時候,要使用Large_pool這個內存結構來做磁盤I/O緩存器
java_pool: 為javaprocedure預備的內存區域,如果沒有使用java proc,java_pool不是必須的
3.showmonnt -e xxxIP
答案:B.在客戶端查看NFS服務器中共享出來的目錄信息
解析:
NFS服務 - 相關命令
- rpcinfo -p:查看rpcbind開放的端口
- exportfs -a:重新加載/etc/exports配置文件
- showmount -e xxxxIP:在客戶端查看NFS服務器中共享出來的目錄信息
- mount :將NFS共享目錄掛載到客戶端
參考:https://blog.csdn.net/the_coco/article/details/134236596?spm=1001.2014.3001.5502
4.vmstat命令1 4輸出后pross板塊,下面理解正確的是
答案:D.b:處于不可終端睡眠狀態的進程個數
解析:
- free:內存空閑使用量
- so:每秒從內存中寫入交換分區的量
- bo:每秒從塊設備中寫入的塊(block)數量
- b:處于不可中斷睡眠狀態的進程個數
參考:[https://blog.csdn.net/the_coco/article/details/134341002?spm=1001.2014.3001.5502]
5.NFS服務端口是哪個?
答案:A.2049
解析:
22是ssh服務端口, 8080端口一般被用于www代勞服務端口 1521端口是oracle數據庫服務端口
6.臨時添加ip命令是
答案:A.ifconfig eno1 192.168.1.11 network 255.255.255.0
參考:https://blog.csdn.net/the_coco/article/details/134251048?spm=1001.2014.3001.5501
7.which method of closing the database waits for all users exit.
答案:D.shutdown normal
解析:
- normal正常關閉數據庫,等到所有的用戶會話進程退出數據庫連接時才真正關閉數據庫如果始終存在登陸用戶的會話,那么使用normal方式關閉數據庫時即shutdown
normal時,數據庫停止在現在的界面上沒有反應,要等到用戶會話主動退出以后才會關閉數據庫連接。這樣的話就必須要等待用戶進程,在特殊情況下如果一定要使用normal方式關閉數據庫同時又不想被動等待用戶進程主動退出時可以選擇殺死所有用戶會話進程select
sid,serial#,username,type from v$session;//查看當前登錄用戶獲得sid和serial#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殺死指定sid和serial#的用戶會話進程。- transactional按照事務級關閉數據庫,等到所有的事務交易都結束以后才關閉數據庫,保證事務都被commit或rollback
- immediate立即關閉數據庫,把所有沒有完成的事務交易都rollback,不能保證事務的全部順利結束。
- abort即刻關閉數據庫,并且不校驗強制型檢查點和關閉文件。
- 因為abort模式不能保證所發檢測點成功,只要所發檢測點成功就表示數據庫已經同步,在重啟系統時也就不需要恢復啦。以上四種模式其中abort模式在重啟數據庫系統時需要進行數據庫的恢復,immediate模式雖然不用進行數據庫的恢復但是用戶需要重新輸入哪些沒有提及的數據
8.HammerDB壓測的結果是一串數字,中國數字的單位是什么。
答案:B.tpm
解析:
Hammerdb的測試結果由吞吐量(throughput)來衡量,單位為TPM (Transactions per
minute);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是swingbench的壓測結果。
9.安裝oracle數據庫過程中SID指的是什么?
答案:A.系統標識符
解析:
Oracle SID用于唯一的標識系統中的一個特別意義的數據庫,準確的說是數據庫實例( Oracle Instance
),由于這個描述,在一臺主機上,不會存在同一個SID的兩個數據庫實例。當使用RAC的時候,所有的屬于同一個數據庫的實例,必須具備不同的SID。
10.系統中如果存在一個lvm卷掛載的目錄下空間不對,需要擴容10G,請寫出擴容過程的命令。(卷組名:/dev/mapper/VolGroup-root vg剩余可用空間充足)
答案:B.lvextend -L +10G /dev/mapper/VolGroup-root
參考:[https://blog.csdn.net/the_coco/article/details/134320602?spm=1001.2014.3001.5502]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comes available when an Oracle instance is started?
答案:C.Background process
解析:
- user process : 用戶進程,在數據庫用戶請求連接到Oracle。
- server process :服務器進程,連接到Oracle實例,并在用戶建立會話時啟動。
- background process :后臺進程,在啟動Oracle實例時啟動。
12.編輯/etc/fstab文件以后想要驗證編輯的文件是否正確,驗證的命令是
答案:B.mount -a
解析:
使用命令mount -a命令檢查配置文件是否有錯誤,可以檢查出UUID錯誤、掛載點不存在等錯誤。如果/etc/fstab配置文件錯誤可能導致開機啟動失敗。
13.SSH端口在哪個配置文件中修改?
答案:C./etc/ssh/sshd_config
解析:
14.當HammerDB壓測時,提示無法連接數據庫,需要檢查的點有哪些。
答案;ABCDF
A.檢查數據庫實例是否啟動
B.檢查數據庫服務名跟hammerdb中寫的是否一致
C.檢查數據庫tns是否配置正確
D.檢查數據庫的監聽是否啟動
E.檢查數據庫中業務連接是否正常
F.檢查填寫的密碼是否正確
15.Data dictionary views are static views.(數據字典都是靜態視圖)
答案:A.對
解析:
數據字典都是靜態視圖,只有執行analyze命令后才刷新。
數據字典是很重要的數據庫對象,它在數據庫創建時由數據庫服務器創建,記錄了數據庫創建的信息,各種對象的信息等: 數據字典的內容:
- 所有模式(用戶)對象的定義,這些對象包括表、視圖、索引、族、同義詞、序列號、儲存過程、函數觸發器等。
- 數據庫的邏輯結構和物理結構,如數據庫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的信息等。
- 所有模式對象被分配多少的儲存空間,以及當前的使用空間。 默認列的值。
- 對象完整性約束信息。
- 用戶信息。
- 用戶或角色的特權信息。
- 審計信息,如哪個用戶有訪問或修改某些模式對象的權限。
16。Linux操作系統可以不用配置任何網絡以及服務直接使用yum命令
答案:B.錯
解析:
網絡連接:
網絡模式: 確保虛擬機的網絡設置正確。虛擬機可以使用不同的網絡模式,比如橋接模式、NAT 模式或者僅主機模式,具體取決于你的需求。在大多數情況下,橋接模式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它使虛擬機直接與物理網絡相連,就像是獨立于主機的一臺計算機。IP 地址設置: 確保虛擬機有一個有效的 IP 地址,并且能夠訪問互聯網。你可以使用 ifconfig 或 ip addr 命令來查看和配置網絡接口的信息。
DNS 配置:
DNS 服務器: 確保虛擬機的 DNS 設置正確,以便能夠解析域名。你可以編輯 /etc/resolv.conf 文件來配置 DNS 服務器。測試域名解析: 使用 ping 或 nslookup 命令測試虛擬機是否能夠成功解析域名。例如:
bash ping google.comYum 倉庫配置:
配置 Yum 倉庫文件: 在 /etc/yum.repos.d/ 目錄中,你會找到 Yum 倉庫的配置文件。確保這些文件中的基本信息(如倉庫的基本 URL、GPG 密鑰等)是正確的。可以使用文本編輯器打開并編輯這些文件。
啟用倉庫: 確保在配置文件中啟用了你所需的倉庫。可以通過編輯配置文件中的 enabled 參數來實現。防火墻設置: 如果虛擬機上啟用了防火墻,確保相應的端口是打開的,以便 Yum 可以連接到倉庫。通常,Yum 使用 HTTP(80 端口)或 HTTPS(443 端口)進行通信。 防火墻狀態: 使用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對于使用 systemd 的系統)或 service iptables status(對于使用 init
的系統)來檢查防火墻的狀態。防火墻規則: 根據需要配置防火墻規則,確保 Yum 可以正常工作。
Proxy 設置(如果需要): 如果你在一個受限制的網絡環境中,可能需要配置代理。在 /etc/yum.conf 文件中,你可以配置 proxy 參數。
NTP 服務(可選): 如果虛擬機的時間和日期不準確,可能會導致 Yum 操作失敗。確保 NTP 服務正常運行,或手動更新系統時間。
軟件包依賴: 確保虛擬機上安裝了與 yum 命令相關的軟件包,例如 yum-utils。
完成上述配置后,你應該能夠在虛擬機上成功使用 yum 命令來安裝和管理軟件包。
17.tablespace is the largest logical component of oracle database。(tablespace是Oracle數據庫中最大的邏輯組件)
答案:A.對
解析:
Tablespace是Oracle數據庫中最大的邏輯組件,它由一個或多個數據文件組成,用于存儲數據庫對象,如表、索引、存儲過程等。每個表空間都有自己的名稱和數據文件,可以分配給一個或多個數據庫用戶,對應一個或多個數據文件,表空間的大小是它所對應的數據文件大小的總和。
18.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Redo Log Buffer is to record all changes to the database data blocks.(重做日志緩沖區的主要目的是記錄對數據庫數據塊的所有更改。)
答案:A.對
解析:
重做日志緩沖區(Redo Log Buffer)雖然是Oracle數據庫SGA(System GlobalArea)中最小的一個內存結構,但卻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組件,其結構和用途都非常重要。
它的主要功能是記錄用戶進程執行的SQL語句對數據庫內存塊緩沖區的數據所做的更改操作,這些更改被稱為重做日志條目。
在需要數據庫恢復的情況下,這些條目包含了重建由INSERT、UPDATE、DELETE、CREATE、DROP或ALTER等操作所做的更改所需的多組信息。
19.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an Oracle database consists of control files, data files, and online redo log.(Oracle數據庫的物理結構由控制文件、數據文件和在線重做日志組成。)
答案:A.對
解析:
Oracle數據庫的物理結構主要由三個關鍵部分組成:
- 控制文件(Control Files):控制文件是數據庫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含了數據庫的結構信息和狀態。它記錄了數據庫的結構信息,如數據文件和日志文件的名稱和位置,以及數據庫的當前狀態。控制文件對于數據庫的啟動和恢復是至關重要的。
- 數據文件(Data Files):數據文件是用來存儲實際數據的地方,包括表數據、索引數據和其他數據庫對象的數據。這些文件組成了表空間(Tablespace),而表空間則是數據存儲和管理的邏輯單元。
- 在線重做日志文件(Online Redo Log Files):重做日志文件是記錄數據庫中發生的所有變更的地方。這些變更包括對數據的修改,如插入、更新和刪除操作。重做日志文件的作用是在數據庫發生故障或崩潰時,通過重做日志進行恢復,確保數據庫的一致性和持久性。
20.the contents of the data dictionary are stored in the system tablespace.
答案:A.對
解析:
Storage of the Data Dictionary(數據字典的存儲)
The data dictionary base tables are the first objects created in any Oracle database. All data dictionary tables and views for a
database are stored in the SYSTEM tablespace. Because the SYSTEM
tablespace is always online when the database is open, the data
dictionary is always available when the database is open.(數據字典基表是在任何Oracle數據庫中首先創建的對象。數據庫的所有數據字典表和視圖都存儲在SYSTEM表空間中。由于SYSTEM表空間在數據庫打開時始終處于在線狀態,因此在數據庫打開時始終可以訪問數據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