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晚間,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上海監管局披露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某銀行因32項違法違規事實收到兩張690萬元的大額罰單,合計罰款金額達1380萬元。但這并不是銀行該今年收到的第一張大額罰單。今年4月28日,該行因在結售匯、外幣理財、內保外貸、外匯市場交易等領域存違法違規行為被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分局開出巨額罰單,沒收違法所得19.9萬元人民幣,并處罰款9834.5萬元人民幣,罰沒款合計9854.4萬元人民幣。也就是說,該銀行僅在今年內,就被罰款過億,這也側面暴露了該銀行合規管理體系存在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
其實我們看出,近年來,對于銀行機構在監管數據質量和數據報送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已經在不斷加大處罰與整治力度。但不僅如此,不少銀行依然對這其中的合規問題未予重視,依然出現多個違法違規行為。而這些合規缺陷顯著增加了銀行面臨的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并造成了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因此,此次事件應成為整個金融行業的一次反思和警示。我們應該全面審視自身合規管理體系,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教育,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同時借助合規管理平臺的應用確保合規風險的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