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頁:?Aileen_0v0
🔥系列專欄:?一見傾心,再見傾城? ---? 計算機網絡~
💫個人格言:"沒有羅馬,那就自己創造羅馬~"
目錄
溫故而知新
計算機網絡性能指標
時延
時延帶寬積
往返時延RTT?
?訪問百度?編輯
訪問b站?
訪問谷歌
利用率?
時延與利用率的關系圖?
總結計算機網絡性能指標思維導圖
計網體系結構?
分層結構
為什么分層
分層的基本原則
?編輯
?如何分層
1.實體:
2.協議:
3.接口(訪問服務點SAP):
4.服務:
概念總結
📝全文總結??
溫故而知新
上次我們分別從范圍,使用者,拓撲結構,交換技術,傳輸技術這五大方面深入學習了計算機網絡的類型,然后還學習了計算機的前3個性能指標:速率,帶寬,吞吐量.
本節我們將繼續學習剩下的4個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時延,時延帶寬積,往返時延RTT,利用率.
計算機網絡性能指標
時延
時延包括:
- 發送時延 --- 發生在主機內部---主要與數據長度和信道帶寬有關
? ? ? ? ? ? ? ?
- 傳播時延 --- 發生在鏈路中 --- 取決于電磁波傳播速度和鏈路長度?
- 排隊時延 --- 鏈路上數據等待輸出/入的時間 [相當于在高鐵站等待安檢的時間]? ?
- 處理時延 --- 對數據減小檢錯,并找到數據出口 [相當于在高鐵站進行安檢所花費的時間]
注意:
高速鏈路是指發送速率的提高--->減小了發送時延,而發送速率并不會影響電磁波的傳播速率,所以電磁波的傳播速率和傳播時延都是不變的
時延帶寬積
時延帶寬積:用于描述數據量,信息量的性能屬性,描述數據傳輸管道內的容量--->這個時延指的是傳播時延.
?
往返時延RTT?
往返時延RTT: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確認(接收方收到數據后立即發送確認),總共經歷的時延.? ---> 不包括傳輸時延
- 讓我們通過控制臺,利用ping 指令來看看我們訪問百度,b站的往返時延,以及沒有VPN情況下訪問谷歌的往返時延.
?訪問百度
訪問b站?
訪問谷歌
?
- RTT (越大,在收到確認前,可發送的數據越多.)
- 往返傳播時延 = 傳播時延 X 2
- 末端處理事件
利用率?
時延與利用率的關系圖?
?相當于一條馬路上如果車輛很少說明利用率低,很多說明利用率高,但是利用率高,會造成塞車,造成車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增加,即時延增加.
總結計算機網絡性能指標思維導圖
計網體系結構?
分層結構
為什么分層
發送文件前要完成的工作:
????????(1)發起通信的計算機必須將數據通信的通路進行激活.
????????(2)要告訴網絡如何識別目的主機。
????????(3)發起通信的計算機要查明目的主機是否開機,并且與網絡連接正常。????????(4)發起通信的計算機要弄清楚,對方計算機中文件管理程序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工作
????????(5)確保差錯和意外可以解決。
遇到這些大問題,我們可以拆成小問題進行一一解決.
分層的基本原則
1.各層之間相互獨立,每層只實現一種相對獨立的功能
2.每層之間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盡可能少
3.結構上可分割開。每層都采用最合適的技術來實現。
4.保持下層對上層的獨立性,上層單向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
5.整個分層結構應該能促進標準化工作
?如何分層
1.實體:
第n層中的活動元素稱為n層實體。同一層的實體叫對等實體
2.協議:
為進行網絡中的對等實體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稱為網絡協議。[水平]
語法:規定傳輸數據的格式
語義:規定所要完成的功能
同步:規定各種操作的順序
3.接口(訪問服務點SAP):
上層使用下層服務的入口。
4.服務:
下層為相鄰上層提供的功能調用。[垂直]
SDU服務數據單元:為完成用戶所要求的功能而應傳送的數據 [含金量較高的部分]
PCI協議控制信息:控制協議操作的信息[如何為上一層操作的信息]
PDU協議數據單元:對等層次之間傳送的數據單位 [繼續往下傳的數據單位]
概念總結
網絡體系結構是從功能上描述計算機網絡結構。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簡稱網絡體系結構是分層結構。
每層遵循某個/些網絡協議以完成本層功能。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網絡的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
第n層在向n+1層提供服務時,此服務不僅包含第n層本身的功能,還包含由下層服務提供的功能。
僅僅在相鄰層間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務的具體實現細節對上一層完全屏蔽。
體系結構是抽象的,而實現是指能運行的一些軟件和硬件。
?
📝全文總結??
這篇文章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以及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通過從why what how 進行逐一講解,喜歡的小伙伴可以先關注Aileen,后續將為大家帶來更精彩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