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概念
- 磁盤陣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獨立磁盤構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陣列”之意。 磁盤陣列是由很多價格較便宜的磁盤,以硬件(RAID卡)或軟件(MDADM)形式組合成一個容量巨大的磁盤組,利用多個磁盤組合在一起,提升整個磁盤系統效能。利用這項技術,將數據切割成許多區段,分別存放在各個硬盤上。 磁盤陣列還能利用同位檢查(Parity Check)的觀念,在數組中任意一個硬盤故障時,仍可讀出數據,在數據重構時,將數據經計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盤中
- 為什么要用RAID
-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盤陣列):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盤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
- 通過RAID可以提高磁盤I/O能力(磁盤并行讀寫)以及提高耐用性(磁盤冗余)。
- RAID級別:多種磁盤組織在一起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
軟件 RAID 和硬件 RAID???
- 軟件 RAID 的性能較低,因為其使用主機的資源。 需要加載 RAID 軟件以從軟件 RAID 卷中讀取數據。在加載 RAID 軟件前,操作系統需要引導起來才能加載 RAID 軟件。在軟件 RAID 中無需物理硬件。零成本投資。
- 硬件 RAID 的性能較高。他們采用 PCI Express 卡物理地提供有專用的 RAID 控制器。它不會使用主機資源。他們有 NVRAM 用于緩存的讀取和寫入。緩存用于 RAID 重建時,即使出現電源故障,它會使用后備的電池電源保持緩存。對于大規模使用是非常昂貴的投資。
實現方式
- 外接式磁盤陣列:通過擴展卡提供適配能力
- 內接式磁盤陣列: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
- Software RAID:在軟件層面實現RAID
?RAID級別
- RAID 0:Data Stripping數據分條技術
- RAID 1:磁盤鏡像
- RAID 2:帶海明碼校驗
- RAID 3:帶奇偶校驗碼的并行傳送
- RAID 4:帶奇偶校驗碼的獨立磁盤結構
- RAID 5:分布式奇偶校驗的獨立磁盤結構
- RAID 10:高可靠性與高效磁盤結構
- RAID 01:RAID0和RAID1技術結合起來
- RAID 的兩個關鍵目標是提高數據可靠性和 I/O 性能。
RAID 中主要有三個關鍵概念和技術:鏡像( Mirroring )、數據條帶( Data Stripping )和數據校驗( Data parity )。
- 1.鏡像:
- 鏡像是一種冗余技術,為磁盤提供保護功能,防止磁盤發生故障而造成數據丟失。
- ?2.數據條帶:
- 數據條帶技術將數據以塊的方式分布存儲在多個磁盤中,從而可以對數據進行并發處理。這樣寫入和讀取數據就可以在多個磁盤上同時進行,并發產生非常高的聚合 I/O ,有效提高了整體 I/O 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線性擴展性。
- 3.數據校驗
- 數據校驗是一種冗余技術,它用校驗數據來提供數據的安全,可以檢測數據錯誤,并在能力允許的前提下進行數據重構。
RAID 主要優勢有如下幾點
- (1) 大容量
- 這是 RAID 的一個顯然優勢,它擴大了磁盤的容量,由多個磁盤組成的 RAID 系統具有海量的存儲空間。現在單個磁盤的容量就可以到 1TB 以上,這樣 RAID 的存儲容量就可以達到 PB 級,大多數的存儲需求都可以滿足。一般來說, RAID 可用容量要小于所有成員磁盤的總容量。不同等級的 RAID 算法需要一定的冗余開銷,具體容量開銷與采用算法相關。如果已知 RAID 算法和容量,可以計算出 RAID 的可用容量。通常, RAID 容量利用率在 50% ~ 90% 之間。
- (2) 高性能
- RAID 的高性能受益于數據條帶化技術。單個磁盤的 I/O 性能受到接口、帶寬等計算機技術的限制,性能往往很有 限,容易成為系統性能的瓶頸。通過數據條帶化, RAID 將數據 I/O 分散到各個成員磁盤上,從而獲得比單個磁盤成倍增長的聚合 I/O 性能。
- (3) 可靠性
- 可用性和可靠性是 RAID 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從理論上講,由多個磁盤組成的 RAID 系統在可靠性方面應該比單個磁盤要差。這里有個隱含假定:單個磁盤故障將導致整個 RAID 不可用。 RAID 采用鏡像和數據校驗等數據冗余技術,打破了這個假定。 鏡像是最為原始的冗余技術,把某組磁盤驅動器上的數據完全復制到另一組磁盤驅動器上,保證總有數據副本可用。 比起鏡像 50% 的冗余開銷 ,數據校驗要小很多,它利用校驗冗余信息對數據進行校驗和糾錯。 RAID 冗余技術大幅提升數據可用性和可靠性,保證了若干磁盤出錯時,不 會導致數據的丟失,不影響系統的連續運行。
- (4) 可管理性
- 實際上, RAID 是一種虛擬化技術,它對多個物理磁盤驅動器虛擬成一個大容量的邏輯驅動器。對于外部主機系統來說, RAID 是一個單一的、快速可靠的大容量磁盤驅動器。這樣,用戶就可以在這個虛擬驅動器上來組織和存儲應用系統數據。 從用戶應用角度看,可使存儲系統簡單易用,管理也很便利。 由于 RAID 內部完成了大量的存儲管理工作,管理員只需要管理單個虛擬驅動器,可以節省大量的管理工作。 RAID 可以動態增減磁盤驅動器,可自動進行數據校驗和數據重建,這些都可以 大大簡化管理工作。
RAID幾種常見的類型RAID幾種常見的類型
RAID-0 (條帶化)
- 條帶 (strping),也是我們最早出現的RAID模式
- 需磁盤數量:2塊以上(大小最好相同),是組建磁盤陣列中最簡單的一種形式,只需要2塊以上的硬盤即可.
- 特點:成本低,可以提高整個磁盤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沒有提供冗余或錯誤修復能力,速度快.
- 任何一個磁盤的損壞將損壞全部數據;磁盤利用率為100%
RAID-1 (鏡像化)
- mirroring(鏡像卷),需要磁盤兩塊以上
- 原理:是把一個磁盤的數據鏡像到另一個磁盤上,也就是說數據在寫入一塊磁盤的同時,會在另一塊閑置的磁盤上生成鏡像文件,(同步)
- RAID 1 mirroring(鏡像卷),至少需要兩塊硬盤,raid大小等于兩個raid分區中最小的容量(最好將分區大小分為一樣),數據有冗余,在存儲時同時寫入兩塊硬盤,實現了數據備份;
- 磁盤利用率為50%,即2塊100G的磁盤構成RAID1只能提供100G的可用空間。
RAID-5 (分布式奇偶校驗)
- 需要三塊或以上硬盤,可以提供熱備盤實現故障的恢復;只損壞一塊,沒有問題。但如果同時損壞兩塊磁盤,則數據將都會損壞。
- 空間利用率: (n-1)/n???
- ?RAID-6( 雙分布式奇偶校驗磁盤)
- RAID 6 和 RAID 5 相似但它有兩個分布式奇偶校驗。大多用在大數量的陣列中。我們最少需要4個驅動器,即使有2個驅動器發生故障,我們依然可以更換新的驅動器后重建數據。
RAID-10 (鏡像+條帶)
- RAID 10是將鏡像和條帶進行兩級組合的RAID級別,第一級是RAID1鏡像對,第二級為RAID 0。
創建軟raid(基于V10-server-GFB-x86)
1、查看并確定需要配置的磁盤(如圖所示,有3塊1G的盤做測試)
- 使用系統自帶mdadm創建raid1并有一個熱備
[root@localhost ~]# mdadm -Cv /dev/md1 -a yes -l1 -n2 /dev/sdb /dev/sdc -x1 /dev/sdd
- 查看狀態 cat /proc/mdstat
#相關信息,chunk大小及RAID等級說明,后面的兩個U代表正常,若不是U則代表有誤
- 使用工具查看狀態 mdadm -D /dev/md1
[root@localhost 桌面]# mdadm -D /dev/md1
/dev/md1:?? #RAID的設備文件名
?????? ????Version : 1.2
???? Creation Time : Wed Dec? 1 11:53:21 2021? #創建RAID的時間
??????? Raid Level : raid1?? #RAID的等級
??????? Array Size : 1046528 (1022.00 MiB 1071.64 MB)? #整組RAID的可用量
???? Used Dev Size : 1046528 (1022.00 MiB 1071.64 MB)? #每顆磁盤的可用容量
????? Raid Devices : 2 #組成RAID的磁盤數量
???? Total Devices : 3 #包括spare的總磁盤數
?????? Persistence : Superblock is persistent
?????? Update Time : Wed Dec? 1 11:53:27 2021
???????????? State : clean ?#目前這個RAID的使用狀態
??? Active Devices : 2? #啟動的設備數量
?? Working Devices : 3 ?#目前使用于此RAID的設備數量
??? Failed Devices : 0? #損壞的設備數量
???? Spare Devices : 1? #預備磁盤的數量
Consistency Policy : resync
????????????? Name : localhost.localdomain:1? (local to host localhost.localdomain)
????????????? UUID : b30b8efc:5567d7d9:08a3b0b4:7ac8eccc
??????????? Events : 17
??? Number?? Major?? Minor?? RaidDevice State
?????? 0?????? 8?????? 16??????? 0????? active sync?? /dev/sdb
?????? 1?????? 8?????? 32??????? 1????? active sync?? /dev/sdc
?????? 2?????? 8?????? 48??????? -????? spare?? /dev/sdd
- 格式化并掛載使用
# mkfs.xfs /dev/md1????????? #格式化剛剛創建的RAID 1
# mkdir /test?????? #創建掛載點
# mount /dev/md1 /test?????? #掛載
# df -hT /test????? #確認掛載,使用起來和普通文件系統沒有區別
文件系統?????? 類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md1?????? xfs??? 1016M?? 40M?? 977M??? 4% /test
#將掛載信息寫入/etc/fstab中進行開機自動掛載了,設備名可以是/dev/md1,也可以是設備的UUID。
# blkid /dev/md1???? #查詢該RAID 5的UUID
/dev/md1: UUID="34f71cfc-cf64-406e-bee6-fe364e15c2cb" BLOCK_SIZE="512" TYPE="xfs"
vim /etc/fstab?? #打開/etc/fstab,寫入下面內容
UUID=34f71cfc-cf64-406e-bee6-fe364e15c2cb /test xfs???? defaults??? 0 0
#mount -a
常見問題
1、配置時報錯
如提示:報錯,md設備只能用md命名,正確的命名
2、更換壞盤(這里用命令模擬壞盤)
可以看到熱備盤已經自動頂替故障盤
- 刪除壞盤
- 添加新盤
- 刪除raid
- 取消掛載
- 停止raid設備
- 清除磁盤中的raid標識
- 常用參數介紹
mdadm命令常見參數解釋:
-A 激活磁盤陣列
-C 建立一個新陣列
-D 打印陣列設備的信息
-G 改變陣列大小或形態
-S 停止陣列 -r 移除設備
-l 設定磁盤陣列的級別
-n 指定陣列磁盤的數量
-x 指定陣列中備用盤的數量
-f 將設備狀態定為故障
-a 添加設備到陣列
-v 顯示詳細信息軟R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