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學神經網絡基礎
光學神經網絡利用光子替代電子進行信息處理,具有低延遲、高帶寬和低功耗優勢。核心組件包括衍射光學元件(DOE)、馬赫-曾德爾干涉儀(MZI)和微環諧振器。
- 衍射神經網絡(DNN):通過多層衍射光柵實現線性變換,訓練時需優化相位分布。
- 全光神經網絡(AONN):集成非線性光學材料(如鈮酸鋰)實現激活函數。
超表面設計方法
超表面由亞波長結構組成,可通過電磁調控實現光束整形、偏振轉換等功能。設計流程分為:
- 正向建模:使用時域有限差分法(FDTD)或嚴格耦合波分析(RCWA)仿真電磁響應。
- 逆向設計:結合拓撲優化或深度學習(如生成對抗網絡)自動生成結構參數。
示例代碼(Python調用Lumerical FDTD API):
import lumapi
fdtd = lumapi.FDTD()
fdtd.addvar("x", [0, 100e-9]) # 納米柱寬度參數
fdtd.run("optimization_script.lsf")
光芯片集成技術
硅光平臺(如SOI)和III-V族材料(如InP)是主流選擇。關鍵挑戰包括:
- 耦合效率:設計錐形波導或光柵耦合器降低插入損耗。
- 工藝容差:采用冗余設計補償制造誤差,如可調諧MZI陣列。
學習資源與工具
- 開源工具:
- Meep(FDTD仿真)
- Neuroptica(光學神經網絡模擬)
- 課程:MIT 6.S974《Optical Machine Learning》
- 文獻:《Nature Photonics》超表面綜述(DOI:10.1038/s41566-020-0684-z)
職業發展路徑
光芯片工程師需掌握跨學科技能:
- 基礎理論:電磁場理論、半導體物理
- 實踐能力:潔凈室工藝(電子束光刻、干法刻蝕)
- 行業認證:Lumerical或COMSOL認證工程師
行業需求集中在量子計算、自動駕駛激光雷達和數據中心光互連領域。頭部企業包括Intel硅光事業部、Lumentum和初創公司Lightm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