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目錄
提示:這里可以添加系列文章的所有文章的目錄,目錄需要自己手動添加
提示:寫完文章后,目錄可以自動生成,如何生成可參考右邊的幫助文檔
文章目錄
- 系列文章目錄
- 代碼
- 原理解
- 錯誤
- 邏輯理解理解與修正:
- 1. 關于`str`和`str1`的創建(正確)
- 2. 關于`str2`的創建(正確)
- 3. 關于`str`重新賦值(正確)
- 4. 關于“常量池字符串的刪除”(需修正)
- 總結
代碼
public class test_locat {/*** 主方法(程序入口)** @param args 命令行參數*/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 Template!");String str = "Hello, Java Template!";String str1 = "Hello, Java Template!";String str2 = new String("Hello, Java Template!");System.out.println(str.toString());System.out.println(str1.toString());System.out.println(str2.toString());System.out.println(str.equals(str1));System.out.println(str.equals(str2));System.out.println(str1.equals(str2));System.out.println(str == str1);System.out.println(str == str2);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str = "Hello, Java Template!?";System.out.println(str.toString());System.out.println(str == str1);System.out.println(str.equals(str1));}
}
原理解
- str創建時是在方法區的常量池中查詢是否有這個字符串"Hello, Java Template!",沒有就在常量池中創建,并讓str指向該地址。之后的str1也是同樣的流程,只不過是常量池中有這個字符串,所以str1也指向str所指向的位置。str2是新建了一個對象在堆中,str2指向該堆的地址然后該隊指向常量池中已有的字符串的位置。在str更改值時,也在方法去常量池中查詢是否已經有字符串,然后這次沒找到,所以新建了字符串,并讓str指向該字符串。并且在這之后如果str1、str2也都改變了值,然后沒有任何對象指向該字符串,就把"Hello, Java Template!"在常量池中刪除。
錯誤
大部分是正確的,尤其是關于字符串常量池、new String
的存儲機制、==
與equals
的區別,以及字符串重新賦值時的指向變化,這些核心邏輯的理解是準確的。但有一個細節需要修正:常量池中的字符串通常不會因為沒有對象指向而被“主動刪除”,這與堆中對象的垃圾回收邏輯不同。
邏輯理解理解與修正:
1. 關于str
和str1
的創建(正確)
String str = "Hello, Java Template!"
:確實會先在字符串常量池(JDK 8后屬于“元空間”,邏輯上仍可理解為“方法區相關區域”)中查詢是否存在該字符串。若不存在,會在常量池創建該字符串實例,然后str
指向常量池中的這個實例。String str1 = "Hello, Java Template!"
:常量池已存在該字符串,因此str1
直接指向常量池中的同一實例。
因此str == str1
為true
(指向同一地址),str.equals(str1)
為true
(內容相同),與代碼輸出一致。
2. 關于str2
的創建(正確)
String str2 = new String("Hello, Java Template!")
:new
關鍵字會在堆中創建一個新的字符串對象,str2
指向堆中的這個對象;同時,堆中該對象的底層字符數據(value
數組)會指向常量池中的對應字符串(避免重復存儲字符)。
因此str == str2
為false
(str
指向常量池,str2
指向堆),但str.equals(str2)
為true
(內容相同),與代碼輸出一致。
3. 關于str
重新賦值(正確)
str = "Hello, Java Template!?"
:由于String是不可變對象(底層char[]
被final
修飾),重新賦值時不會修改原有字符串,而是重新在常量池查詢“Hello, Java Template!?”:- 若不存在,在常量池創建該字符串,
str
轉而指向新的常量池實例; str1
仍指向原來的“Hello, Java Template!”(常量池中的舊實例)。
因此str == str1
變為false
(指向不同地址),str.equals(str1)
變為false
(內容不同),與代碼輸出一致。
- 若不存在,在常量池創建該字符串,
4. 關于“常量池字符串的刪除”(需修正)
你提到“如果str1、str2都改變值,沒有任何對象指向該字符串,就把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刪除”——這一理解不準確。
字符串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屬于**“運行時常量”**,其生命周期與類加載相關:
- 常量池中的字符串通常會被JVM長期緩存,即使沒有任何引用指向它,也不會像堆中對象那樣被垃圾回收機制主動回收(除非整個類加載器被卸載,且該常量不再被任何類引用,這種情況極少發生)。
- 堆中通過
new String
創建的對象(如str2
指向的堆對象)若失去引用,會被垃圾回收,但這不會影響常量池中的字符串。
總結
核心理解(常量池查詢機制、new String
的堆存儲、String不可變性導致的重新指向)都是正確的,唯一需要調整的是“常量池字符串的回收邏輯”——常量池中的字符串通常不會因無引用而被刪除,其生命周期遠長于堆中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