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飛書要做AI時代辦公協作的逐夢者與破局者。
文 | 大力財經
在AI浪潮席卷的當下,企業對AI既滿懷期待又充滿焦慮。“AI到底能不能用?AI到底怎么用?”成為縈繞在眾多企業心頭的難題。
7月9日召開的飛書未來無限大會,飛書及其CEO謝欣似乎正努力給出答案,試圖成為解決企業AI焦慮的破局者。飛書的一系列動作,不僅展現了其在AI時代辦公協作領域的探索,更折射出中國SaaS行業在全球化競爭中的復雜處境。
字節跳動對飛書的定位,直接影響飛書的長期投入能否持續。若集團更關注短期ROI,飛書的發展可能受限。飛書需向集團展示自身長期價值,爭取更多資源支持。
Office的盈利依托幾十年積累的規模效應,飛書在長期虧損狀態下,如何堅持到實現盈利的“天花板”,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飛書需優化商業模式,尋找適合自身的盈利途徑,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
01 飛書的戰略藍圖:打造“新時代的Office”
飛書的目標并非步釘釘或企微后塵,局限于IM模式,而是志在重構辦公場景底層邏輯,立志成為“新時代的Office”。這一差異化愿景意味著飛書要投入更多時間與技術,像多維表格、知識問答等功能的研發,便是例證。雖然如此定位有望構筑深厚護城河,但也面臨巨大挑戰。
飛書的長期主義戰略,注重“改變工作方式”的長遠價值,不過其投入產出比無法與抖音這類產品相提并論。在SaaS行業普遍虧損的大環境下,飛書的發展高度依賴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持續支持。
這種長期主義與短期ROI的博弈,是飛書戰略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若字節跳動更看重短期回報,飛書的長期投入能否延續,便要打上一個問號。
02 產品邏輯:從工具到生態的進階之路
飛書將多維表格視為“Office第四件套”,憑借低代碼能力,業務人員能自主搭建諸如HR薪酬管理、供應鏈跟蹤等系統。與傳統Excel或釘釘的“前端權限控制”相比,多維表格更貼合企業實際需求。如今,多維表格月活用戶即將突破1000萬,能滿足不同規模企業需求。中大型企業將其作為核心系統外掛,小微企業則將其作為核心系統。
然而,多維表格也面臨競品快速追趕的壓力,飛書必須不斷創新。例如,本月多維表格將迎來數據庫單表容量提升至1000萬熱行、計算速度升級等一系列功能升級,以保持領先優勢。
飛書對AI的應用強調“真能用”。像飛書知識問答,無需企業搭建知識庫,能直接利用飛書內所有信息,且要解決權限管理、響應速度等B端特有難題,這與C端AI工具有本質區別。
飛書AI在會議紀要等場景的應用,切實為企業帶來便利。但在AI落地過程中,企業的數據沉淀至關重要,只有積累足夠數據,AI才能發揮更大效能。
飛書允許多維表格獨立使用甚至接入釘釘/企微,從“全家桶”模式向“模塊化服務”轉變。 既要借助競品生態拓展用戶,又要避免自身優勢被削弱。
03 競爭格局:中國SaaS市場的獨特戰場
釘釘憑借“免費 + 規模化”策略,主攻中小企業和下沉市場;飛書則聚焦高價值客戶,如新勢力車企、新消費品牌。
然而,在大客戶爭奪上,飛書仍面臨挑戰,像京東、寧德時代等大客戶的爭取,并非易事。飛書需不斷強化自身優勢,提升服務質量,以吸引更多大客戶。
飛書意識到國內產品形態難以直接復制到海外,需借助AI重構邏輯。
但微軟Office和Google Workspace在全球市場占據統治地位,是飛書全球化道路上的長期阻礙。飛書要在海外市場突圍,必須深入了解當地市場需求,結合AI技術打造適合海外用戶的產品。
企業對AI既渴望又擔憂,尤其在數據安全方面。飛書發布業界首個AI應用成熟度模型,將AI應用分為M1 - M4四個等級,為每個AI功能標注成熟度,引導客戶理性評估AI價值。
飛書可視為企業效率的“加速器”,但并非萬能。 妙記雖能沉淀會議資產,但若企業自身文化不鼓勵信息透明,工具也難以發揮作用。飛書要提升企業組織效率,需與企業自身管理理念相結合,推動企業內部文化變革。
最后
謝欣明確表示飛書的投入產出比無法與抖音相比,但強調“改變工作方式”的長期價值。
飛書是“加速器”而非萬能藥,能否提升組織效率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管理理念。
大力財經認為,飛書懷揣重新定義“工作操作系統”的野心,憑借產品創新力和對先進組織理念的理解,具備一定優勢。但在商業化節奏、全球化能力以及巨頭競爭的壓制下,飛書的發展之路充滿挑戰。
若飛書能持續吸引高價值客戶,證明AI實際ROI,有望成為“中國的Office”,但這需要時間與耐心,至少5 - 10年的持續投入與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飛書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把握發展節奏,將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
那么,你認為飛書能否突破重重困境,實現成為“中國的Office”這一宏偉目標呢?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