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數據可視化工作中,Origin 作為一款功能強大的科研繪圖軟件,廣泛應用于實驗數據處理、結果展示與論文圖表制作等領域。然而,在處理多組數據、特別是繪制多條曲線的折線圖或點線圖時,常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困擾:多條數據曲線高度重疊,彼此間難以區分,嚴重影響圖形的可讀性和美觀度。
????????這種情況在科研數據中非常常見,尤其當各組數據的數值范圍相近、變化趨勢相似時,即使我們使用不同顏色或線型加以區分,依然很容易造成“圖亂”的觀感。為了使圖形更加清晰,提升觀眾的閱讀體驗,我們需要將這些重疊曲線合理分開顯示。本文將介紹一種Origin中非常實用的技巧——通過“提取數據到新圖層”功能,將多條重疊曲線拆分為多個圖層垂直展示,從而解決這一問題。
?1. 原始數據說明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個典型的例子。假設我們的 Origin 數據表中包含 10 個變量(例如時間點、測量值等),并記錄了 4 條不同條件下的數據曲線。這種格式在很多科研項目中都非常常見,例如不同試驗組的響應數據、不同時間段的觀測結果等等。
????????通過觀察這些數據可以發現,四組曲線的數值幅度相近、變化趨勢幾乎一致。這為數據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可靠性,但也帶來了圖表繪制上的難題:如果直接將它們繪制在一張圖上,會因重疊嚴重而難以辨別。
?2. 初始繪圖效果:曲線高度重疊
????????我們使用默認設置將這4條曲線繪制為折線圖,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到,各條曲線幾乎完全重疊在一起,雖然顏色不同,但由于線條密集,觀感上非常“擁擠”,根本無法直觀區分出哪條線代表哪個實驗組,也看不清各條線的走勢差異。此時,即使圖例清楚標注,也難以實現良好的數據傳達效果。
?3. 操作步驟:提取曲線至多個圖層
????????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Origin 提供了一個強大且容易操作的功能——提取數據到新圖層。
????????該功能允許我們將一張圖中的多條曲線,按照指定的方式拆分到多個獨立圖層中顯示,并可以設置垂直或水平排列,使每條線都在單獨的坐標軸下展示,既保留了數據對比的邏輯關系,又有效避免了圖形重疊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使用 Origin 的“提取數據到新圖層”功能,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4.設置圖層總數
????????在彈出的“提取圖層”設置窗口中:
-
圖層總數(行數):設置為數據曲線的數量。例如你有4條曲線,就設置為4;
-
列數:由于我們希望將圖層垂直排列,這里設置為1即可;
-
點擊“確定”繼續下一步。
?5.設置間距
????????緊接著,軟件會提示你設置各圖層之間的間距和頁面邊距:
-
垂直間距:建議設置為2(單位一般為厘米),可以有效拉開圖層距離,使每條線不再重疊;
-
水平間距:此處我們設置為1列,無需調整;
-
頁面邊距(上、下、左、右):根據個人需求設置即可
-
點擊“確定”后,Origin 將自動完成圖層的分配和重新排布。
?6.最終效果圖
????????經過上述操作后,你會發現原本重疊在一起的四條曲線,如今被整齊地分布在四個上下排列的圖層中,每條曲線都擁有獨立的坐標軸和繪圖區,變化趨勢一目了然,對比分析也更加直觀:
????????此時,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進一步美化圖表,例如:
-
調整坐標軸刻度范圍;
-
統一字體(如Times New Roman);
-
添加清晰的圖例;
-
修改線條顏色或粗細,增強對比度;
?7.小結
通過本文介紹的方法,我們可以高效地將Origin中多條重疊嚴重的曲線分離顯示,從而提升圖表的清晰度、專業度和可讀性。這種方式特別適用于:
-
多組數據變化趨勢相似的對比圖;
-
同一實驗條件下重復實驗結果的展示;
-
期刊、學術會議要求清晰圖形的科研場景。
??????? 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評論區批評指正!
????????記得點贊,收藏,關注一鍵三連,謝謝未來的各位工程師、教授、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