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文檔腦圖
一、文檔概述
該文檔是 AUTOSAR 經典平臺的應用接口用戶指南,主要解釋 **Al Table(應用接口表)** 的結構、方法論及相關技術細節,幫助開發者理解如何通過標準化接口實現軟件組件的互操作性。
關鍵內容
- 目的:定義并發布穩定、廣泛接受的汽車電子系統應用接口,支持跨廠商軟件組件的通信。
- 結構:包含元模型表示、兼容性管理、生命周期狀態、視圖概念及 XML 生成規則等。
二、核心概念與示例
1. AUTOSAR 方法論
- 定義:一種工作流程,強調活動對工作產品的依賴關系,例如系統配置需基于 Al Table 輸出。
- 示例:通過 Al Table 生成系統配置描述(
.arxml
文件),用于將軟件組件映射到 ECU,并配置資源和時序要求。
2. 元模型表示
- 分類:模型元素分為三類:
- STANDARD:可直接使用的標準化元素(如物理單位
Perc
)。 - BLUEPRINT:需進一步定制的模板(如端口接口藍圖
AbsCtrlIntvq
)。 - EXAMPLE:輔助理解的示例組件(如
WiprWshrMgr
)。
- STANDARD:可直接使用的標準化元素(如物理單位
- 示例:端口接口
WipgSpdIntlReq1
定義了數據元素Req
,其類型為WipgSpdIntl1
(BLUEPRINT)。
3. 兼容性與生命周期
- 向后兼容:確保新版本接口與舊版本兼容。例如,端口
AbsFlgActv
被標記為Obsolete
,推薦使用AbsCtrlIntvg
替代。 - 生命周期狀態:跟蹤元素狀態(如
Valid
或Obsolete
),示例如下:xml
<LIFE-CYCLE-INFO><LC-OBJECT-REF DEST="PORT-PROTOTYPE-BLUEPRINT">AbsFlgActv</LC-OBJECT-REF><USE-INSTEAD-REFS>AbsCtrlIntvg</USE-INSTEAD-REFS> </LIFE-CYCLE-INFO>
(引用自)
4. 應用接口視圖
- 作用:通過視圖過濾特定變體(如轎車或卡車的組件)。例如,
Body
視圖包含車身相關的端口接口DoorSts1
。 - 示例:在 Al 表中,
PortPrototypeBlueprint
的Views
列標記為Body
,表示該端口僅用于車身域。
5. Al 表結構
- 主要工作表:
- 04_Keywords:定義關鍵詞(如
Prepn
代表 “Preparation”)。 - 06_Interface_DataElements:定義發送 - 接收接口的數據元素,例如
TrsmRatGear1
接口包含Gear
和Rat
兩個數據元素。 - 07_DataTypes_ContinuousValue:定義連續值類型(如
Perc8
表示百分比,分辨率 0.00031)。
- 04_Keywords:定義關鍵詞(如
三、XML 生成示例
Al 表數據可生成符合 AUTOSAR 標準的 XML 文件。例如,數據類型Perc8
的 XML 表示如下:
xml
<APPLICATION-PRIMITIVE-DATA-TYPE><SHORT-NAME>Perc8</SHORT-NAME><SW-DATA-DEF-PROPS><COMPU-METHOD-REF>LinearConversion</COMPU-METHOD-REF><UNIT-REF>Percent</UNIT-REF></SW-DATA-DEF-PROPS>
</APPLICATION-PRIMITIVE-DATA-TYPE>
(對應 Al 表中的連續值類型定義,引用自)
四、總結
文檔通過結構化的 Al 表和方法論,幫助開發者實現汽車電子系統的標準化接口設計,確保跨平臺兼容性和可維護性。示例覆蓋從元模型分類到 XML 生成的全流程,為實際開發提供了具體指導。
第 1 章:文檔概述
1.1 文檔目的
- 目標:解釋 **Al Table(應用接口表)** 的結構、方法論及技術細節,幫助開發者維護標準化應用接口。
- 適用對象:需處理跨廠商軟件組件互操作性的開發人員,尤其是涉及車身、動力總成等領域的工程師。
- 內容范圍:涵蓋 Al Table 的元模型表示、兼容性管理、生命周期狀態及 XML 生成規則。
1.2 文檔結構
- 章節概覽:
- 第 2 章:介紹 Al Table 的組成、域結構及方法論背景。
- 第 3 章:詳細闡述 AUTOSAR 方法論,包括系統配置、ECU 提取等流程。
- 后續章節:討論元模型表示、兼容性、視圖概念等(超出當前范圍)。
第 2 章:應用接口表介紹
2.1 Al Table 的定義與作用
- 核心功能:作為管理標準化應用接口的用戶界面,通過 Excel 表格和宏生成 XML 文件(
.arxml
),用于數據交換。 - 輸入與輸出:
- 輸入:基于 AUTOSAR 元模型定義的模板數據。
- 輸出:符合 XSD 規范的 XML 文件,包含接口、數據類型等結構化信息。
2.2 Al Table 的結構
- 主要工作表(示例):
工作表名稱 作用 示例 引用標記 04_Keywords 定義關鍵詞及其縮寫(如 Prepn
代表 “Preparation”)Prepn
用于生成短名稱PrepnCtrl
05_TopLevel 跨域端口連接矩陣(如 Body
域與Powertrain
域的連接)DoorSts1
端口在Body
域標記為提供者(P),在Powertrain
域標記為接收者(R)06_Interface_DataElements 定義發送 - 接收接口的數據元素(如信號名稱、類型) TrsmRatGear1
接口包含Gear
(類型Nr4
)和Rat
(類型Fac1
)
2.3 域的結構概述
- 覆蓋領域:
- 頂級域:跨域接口(如
0500_TopLevel
工作表)。 - 子域:車身(
0501_Body
)、動力總成(0502_Powertrain
)、底盤(0503_Chassis
)等。
- 頂級域:跨域接口(如
- 示例:在
0501_Body
工作表中,CentralLocking
組件通過DoorSts1
接口與其他域交互。
第 3 章:AUTOSAR 方法論
3.1 方法論定義
- 目標:提供系統開發的技術框架,強調活動對工作產品的依賴關系。
- 核心流程:
- 系統配置:將軟件組件映射到 ECU,定義資源和時序約束(輸出:
.arxml
文件)。 - ECU 提取:從系統配置中提取特定 ECU 的信息。
- ECU 配置:配置 ECU 的任務調度、基礎軟件模塊等。
- 生成可執行文件:編譯并鏈接代碼,生成 ECU 可執行文件。
- 系統配置:將軟件組件映射到 ECU,定義資源和時序約束(輸出:
3.2 關鍵文檔支持
- 相關文檔:
- 《軟件組件模板》:定義軟件組件的元模型(如組合類型、端口)。
- 《標準化模板》:支持藍圖方法,指導標準化元素的交付。
- 《通用結構模板》:補充元模型定義,提供方法論框架。
3.3 方法論示例
- 場景:通過 Al Table 生成
WiprWshr
組合的系統配置:- 在
050108_WiperWasher
工作表中定義WiprWshrMgr
組件及其端口。 - 通過宏驗證數據一致性(如端口連接是否唯一)。
- 生成
.arxml
文件,包含組件引用、數據類型和連接器定義。
- 在
總結
前三章通過結構化的 Al Table 和 AUTOSAR 方法論,為汽車電子系統的標準化接口設計提供了框架。文檔強調跨域協作、數據重用及兼容性管理,結合具體示例(如關鍵詞定義、端口連接矩陣),幫助開發者理解如何通過 Al Table 實現高效開發。
第 4 章:Al Table 的元模型表示
4.1 模型元素分類
- STANDARD:可直接使用的標準化元素(如物理單位
Perc
)。- 示例:單位
DegCgrd
定義為溫度單位(degC
),映射到熱力學溫度(K = degC + 273.15
)。
- 示例:單位
- BLUEPRINT:需進一步定制的模板(如端口接口藍圖
AbsCtrlIntvq
)。- 示例:
AbsCtrlIntvq
藍圖定義了 ABS 控制接口,可派生為具體端口AbsCtrlIntvg
。
- 示例:
- EXAMPLE:輔助理解的示例組件(如
WiprWshrMgr
)。
4.2 元模型圖與 Al 表的關系
- 組合類型:通過
CompositionSwComponentType
定義組件組合(如WiprWshr
包含WiprWshrMgr
和WshrFrnt
)。 - 端口原型:
PortPrototypeBlueprint
作為藍圖,派生為具體端口(如WipgSpdIntlFromHmi
)。 - 數據類型:
ApplicationDataTypes
定義信號類型(如Perc8
表示百分比,分辨率 0.00031)。
第 5 章:向后兼容性
5.1 兼容性定義
- 目標:確保新版本接口與舊版本兼容,支持混合實現。
- 關鍵元素:
- 端口名稱:需保持一致(如
DoorSts1
在新舊版本中名稱不變)。 - 數據類型:枚舉值、分辨率等需兼容(如
TrsmTyp1
枚舉新增值需不破壞舊邏輯)。
- 端口名稱:需保持一致(如
5.2 兼容性示例
- 場景:端口
AbsFlgActv
被標記為Obsolete
,推薦使用AbsCtrlIntvg
替代:xml
<LIFE-CYCLE-INFO><LC-OBJECT-REF>AbsFlgActv</LC-OBJECT-REF><USE-INSTEAD-REFS>AbsCtrlIntvg</USE-INSTEAD-REFS> </LIFE-CYCLE-INFO>
(引用自文檔段落)
第 6 章:生命周期狀態
6.1 狀態表示
- Valid:默認狀態,表示元素正常使用。
- Obsolete:元素被棄用,需替換(如
AbsFlgActv
被AbsCtrlIntvg
替代)。 - 示例:在 Al 表中,
PortPrototype
的Life Cycle State
列標記為Obsolete
,并指定替代元素。
6.2 XML 映射
- 生命周期信息存儲于
.arxml
文件中:xml
<LIFE-CYCLE-INFO><PERIOD-BEGIN>4.1.1</PERIOD-BEGIN><REMARK>端口短名稱合并:接收者應使用提供者的短名稱</REMARK> </LIFE-CYCLE-INFO>
第 7 章:應用接口中的視圖概念
7.1 視圖作用
- 目標:支持不同變體(如轎車、卡車)的配置管理。
- 示例:
- Body 視圖:包含
DoorSts1
端口(車身域)。 - Powertrain 視圖:包含
EngN1
端口(動力總成域)。
- Body 視圖:包含
7.2 視圖實現
- 在 Al 表中通過
Views
列標記元素所屬視圖(如Body
、Pt
):plaintext
| PortPrototypeShortName | Views | |-------------------------|-----------| | DoorSts1 | Body | | EngN1 | Powertrain|
第 8 章:Al 表的結構
8.1 主要工作表
工作表名稱 | 作用 | 示例 |
---|---|---|
0501_Body | 車身域組件配置(如CentralLocking ) | CentralLocking 組件通過DoorSts1 接口與其他組件交互 |
06_Interface_ClientServer | 客戶端 - 服務器接口定義(如TrsmRatGear1 ) | TrsmRatGear1 接口包含GetTrsmRatGear 操作,參數Gear 和返回值Rat |
09_DataTypes_Array | 數組類型定義(如TirePPerWhl1 包含 5 個P1 元素) | TirePPerWhl1 表示每個車輪的胎壓數據 |
8.2 工作表關系
- 數據依賴:
06_Interface_DataElements
引用07_DataTypes_ContinuousValue
中的類型定義。 - 示例:
TrsmRatGear1
接口的數據元素Rat
類型為Fac1
(定義于07_DataTypes_ContinuousValue
)。
第 9 章:Al 表數據與 XML 輸出的關系
9.1 XML 生成規則
- 包結構:
PhysicalDimensions
:存儲物理維度(如長度、溫度)。PortInterfaces_Blueprint
:存儲接口藍圖(如WipgSpdIntlReq1
)。
- 引用機制:
xml
<VARIABLE-DATA-PROTOTYPE><TYPE-TREF DEST="APPLICATION-PRIMITIVE-DATA-TYPE">Perc8</TYPE-TREF> </VARIABLE-DATA-PROTOTYPE>
9.2 示例 XML 片段
xml
<COMPOSITION-SW-COMPONENT-TYPE><SHORT-NAME>WiprWshr</SHORT-NAME><PORTS><R-PORT-PROTOTYPE>WipgSpdIntlFromHmi</R-PORT-PROTOTYPE></PORTS>
</COMPOSITION-SW-COMPONENT-TYPE>
(對應 Al 表中050108_WiperWasher
工作表的配置)
總結
后續章節通過元模型分類、兼容性管理、生命周期狀態、視圖概念及 XML 生成規則,全面闡述了 Al Table 在標準化接口設計中的核心作用。結合具體示例(如端口定義、數據類型映射),文檔為汽車電子系統開發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