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發語言:Python
- 框架:flask
- Python版本:python3.7.7
- 數據庫:mysql 5.7
- 數據庫工具:Navicat11
- 開發軟件:PyCharm
系統展示
管理員登錄
管理員功能界面
價格區間界面
用戶信息界面
品牌管理
筆記本管理
電腦主機界面
電腦外設界面
硬件組裝界面
電腦信息界面
看板展示
系統首頁
筆記本信息
電腦主機信息
電腦外設信息
硬件組裝信息
摘要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需要使用電腦硬件來處理龐大的數據量。然而,在市面上繁多的電腦硬件產品中,用戶往往難以選擇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基于大數據的電腦硬件推薦系統。
本文首先通過對大數據和電腦硬件的相關知識進行綜述,分析了大數據技術對電腦硬件性能的要求。然后,結合用戶需求和電腦硬件參數,構建了一個包含用戶偏好信息的大數據集。在數據集的基礎上,利用機器學習技術構建了電腦硬件推薦系統模型,通過訓練模型來預測用戶對不同硬件產品的喜好程度。
研究背景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快速發展,電腦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今天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購買電腦來滿足他們的學習、工作、娛樂等需求。然而,由于市面上電腦種類繁多、品牌眾多,很多用戶對電腦的參數并不理解,也不清楚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電腦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基于大數據的電腦硬件推薦系統能夠為用戶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避免用戶因為對電腦參數不了解而選擇了不合適的產品。同時,系統還可以根據用戶的反饋和購買記錄不斷優化推薦算法,提高系統的推薦準確度和用戶滿意度,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因此,開發基于大數據的電腦硬件推薦系統對滿足當今社會對電腦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助于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和電腦市場的競爭力。
關鍵技術
Python是解釋型的腳本語言,在運行過程中,把程序轉換為字節碼和機器語言,說明性語言的程序在運行之前不必進行編譯,而是一個專用的解釋器,當被執行時,它都會被翻譯,與之對應的還有編譯性語言。
同時,這也是一種用于電腦編程的跨平臺語言,這是一門將編譯、交互和面向對象相結合的腳本語言(script language)。
Django用Python編寫,屬于開源Web應用程序框架。采用(模型M、視圖V和模板t)的框架模式。該框架以比利時吉普賽爵士吉他手詹戈·萊因哈特命名。該架構的主要組件如下:
1.用于創建模型的對象關系映射。
2.最終目標是為用戶設計一個完美的管理界面。
3.是目前最流行的URL設計解決方案。
4.模板語言對設計師來說是最友好的。
5.緩存系統。
Vue是一款流行的開源JavaScript框架,用于構建用戶界面和單頁面應用程序。Vue的核心庫只關注視圖層,易于上手并且可以與其他庫或現有項目輕松整合。
Hadoop是一個由Apache基金會維護的開源大數據處理框架。它允許分布式處理大數據集,通過在計算機集群中并行處理數據來加快數據處理速度。Hadoop的核心設計哲學是將應用程序帶到數據所在的位置,而不是將大量數據傳輸到應用程序所在的位置。它主要由兩個組件組成: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HDFS)和MapReduce。HDFS是一個高度可靠、高吞吐量的分布式文件系統,用于存儲大規模數據。MapReduce則是一個編程模型,用于處理和生成大型數據集。Hadoop的強大之處在于其可擴展性和容錯性,能夠處理PB級別的數據,并在硬件故障時繼續運行而不丟失數據。此外,Hadoop生態系統還包括其他工具,如Hive、Pig和HBase等,這些工具為數據分析、存儲和處理提供了更多功能。總的來說,Hadoop是一個強大的大數據解決方案,適用于需要處理海量數據的企業和應用。
MYSQL數據庫運行速度快,安全性能也很高,而且對使用的平臺沒有任何的限制,所以被廣泛應運到系統的開發中。MySQL是一個開源和多線程的關系管理數據庫系統,MySQL是開放源代碼的數據庫,具有跨平臺性。
B/S(瀏覽器/服務器)結構是目前主流的網絡化的結構模式,它能夠把系統核心功能集中在服務器上面,可以幫助系統開發人員簡化操作,便于維護和使用。
系統分析
對系統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對所有功能需求進行詳細的分析,來查看該系統是否具有開發的可能。
系統設計
功能模塊設計和數據庫設計這兩部分內容都有專門的表格和圖片表示。
系統實現
用戶以游客的身份訪問電腦硬件推薦系統,可以查看首頁、筆記本、電腦主機、電腦外設、硬件組裝、電腦信息、公告信息等內容。管理員登錄系統后,可以對價格區間管理、用戶管理、品牌管理、筆記本管理、電腦主機管理、電腦外設管理、硬件組裝管理、電腦信息管理及系統管理等功能進行相應操作。
系統測試
系統測試是為了驗證系統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用戶需求,確保系統功能正常、性能穩定、可靠性高及安全性好的測試過程。具體來說,基于大數據的電腦硬件推薦系統的系統測試目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功能測試:驗證系統是否按照需求規格說明書所描述的功能正常運行,并且實現了用戶需求的功能。對于電腦硬件推薦系統來說,功能測試將包括推薦算法的準確性、搜索功能的有效性等方面的驗證。
(2) 性能測試:驗證系統的性能指標,如響應時間、吞吐量、并發用戶數等,確保系統在高負載下仍能正常運行。針對電腦硬件推薦系統,性能測試將包括系統的推薦響應時間、并發用戶數等指標的測試。
(3) 可靠性測試:驗證系統是否具有高可用性、容錯性和可恢復性,確保系統在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夠正常運行。在電腦硬件推薦系統中,可靠性測試將包括系統故障恢復、數據備份等方面的驗證。
(4) 用戶體驗測試:驗證系統的用戶界面是否友好易用,用戶操作是否流暢,確保用戶能夠方便快捷地使用系統。在電腦硬件推薦系統中,用戶體驗測試將主要關注用戶界面設計、操作流程等方面。
(5) 安全性測試:驗證系統的安全策略是否完善,用戶數據是否受到保護,防止系統遭受惡意攻擊。在電腦硬件推薦系統中,安全性測試將包括用戶數據加密、訪問控制等措施的驗證。
結論
在該系統中,首先需要收集用戶的歷史購買記錄、評價信息、瀏覽行為等數據,并整合成用戶-產品評分矩陣。接著利用協同過濾算法來計算用戶之間的相似度以及產品之間的相似度。具體而言,基于用戶的相似性,系統可以為用戶推薦和他們類似的用戶所喜歡的電腦硬件產品;基于產品的相似性,系統可以為用戶推薦和他們喜歡的產品相似的電腦硬件產品。
通過不斷地更新用戶行為數據和優化算法,該系統可以不斷提升推薦準確度和用戶滿意度,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精準的電腦硬件推薦服務。此外,該系統還可以結合其他推薦算法和技術,如內容過濾、深度學習等,提升推薦效果和用戶體驗。通過基于大數據的電腦硬件推薦系統,用戶可以更便捷地選擇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電腦硬件產品,提高購物體驗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