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想看,平時你用 Python 跑出來一堆數據 —— 比如用戶留存率、產品銷量變化,想給領導或者同事看,總不能直接發個 CSV 文件或者一堆靜態圖吧?對方看的時候還得自己翻數據,想對比下上個月和這個月的變化都費勁,要是想按地區篩選數據更是沒轍,是不是特尷尬?關鍵是你又不是前端工程師,讓你自己寫個帶交互的看板,HTML、CSS、JavaScript 一堆東西要學,光搭框架就得花好幾天,這時間成本也太高了!
其實不用這么麻煩,Github 上有個超適合非前端選手的「Streamlit 數據看板模板」,地址我直接貼這:https://github.com/andfanilo/streamlit-dashboard-template,不用從零開始寫代碼,改改數據、調調參數,半天就能做出帶交互的可視化看板,小索奇上次親測完,直接把之前兩天才能搞定的活壓縮到了 3 小時!
你別覺得模板會很死板啊,這個項目的結構特別靈活。比如你克隆項目到本地后,打開文件夾會發現,數據文件專門放在「data」文件夾里,你只要把自己的 CSV 數據替換掉模板里的示例數據,再去「pages」文件夾下的「1_Dashboard.py」文件里,改改圖表類型就行 —— 想顯示銷量趨勢就用折線圖,想對比不同產品的銷量就換柱狀圖,甚至想加個地圖展示各地區分布也能弄。不用懂一行 HTML,全是 Python 代碼,比如你想加個日期篩選器,就加一句「st.date_input ("選擇日期范圍", [start_date, end_date])」,運行后頁面上就會自動出現日期選擇框,是不是超簡單?
小索奇上次幫運營同事做「用戶增長看板」的時候,就靠這個模板救了急。當時同事給了我近 3 個月的日活、新增用戶數據,要求能按渠道篩選,還得顯示周均增長趨勢。要是以前我自己寫 Streamlit,得先搭側邊欄結構,再寫圖表渲染邏輯,還得處理數據篩選后的聯動,沒兩天根本搞不定。結果用這個模板,我先把 CSV 數據放到「data」文件夾,然后在模板的側邊欄代碼里加了個「渠道篩選」選項,再把主圖表區的折線圖改成了 “日活 + 新增” 雙軸圖,最后調整了下顏色搭配,下午 2 點開始弄,傍晚 6 點就給同事交了活 —— 同事點開看板的時候,還能自己選 “iOS 渠道”“安卓渠道” 看數據,甚至能放大圖表看某一天的具體數值,直夸比之前的靜態圖好用多了。
不過有一點得跟你說清楚,用之前得先裝依賴,模板里有個「requirements.txt」文件,你打開終端敲一句「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就能把 Streamlit 這些必要的庫裝全。第一次用的時候,可能得花 10 分鐘熟悉下目錄結構 —— 比如哪個文件控制側邊欄,哪個文件放圖表邏輯,數據要按什么格式放才能被模板識別。但只要摸透一次,后面再做看板就像 “套公式” 一樣,比如下次做銷售數據看板,直接把用戶數據換成銷售數據,圖表類型從折線圖改成柱狀圖,半小時就能搞定。
還有個小驚喜,這個模板還支持 “多頁面” 功能。比如你除了主看板,還想加個 “數據詳情頁” 展示原始數據,或者加個 “分析報告頁” 寫文字結論,只要在「pages」文件夾下新建個 Python 文件,按模板的格式寫幾行代碼,側邊欄就會自動出現對應的頁面入口,不用自己處理頁面跳轉邏輯,對新手太友好了。
你們平時做數據可視化的時候,是不是也遇到過 “數據能算出來,卻展示不明白” 的問題?或者有沒有用過其他更順手的看板工具?可以在評論區聊聊~畢竟做數據的核心是讓別人看懂數據背后的邏輯,好的工具能幫咱們省不少沒必要的功夫,對吧?
我是【即興小索奇】,點擊關注,獲取更多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