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微透鏡陣列作為由數百至數千個微米級透鏡單元組成的光學元件,在成像系統、光通信、傳感器等領域應用廣泛,其表面微觀 3D 輪廓參數(如曲率半徑、面型誤差、中心厚度等)直接影響光學性能。白光干涉儀憑借非接觸、高精度、三維成像的特點,成為微透鏡陣列微觀輪廓測量的核心工具,有效解決了傳統接觸式測量易損傷樣品、光學顯微鏡無法量化高度信息的難題。
微透鏡陣列測量的核心需求
微透鏡陣列的測量需同時滿足三個關鍵要求:一是高精度的三維參數提取,需準確獲取每個透鏡單元的曲率半徑(誤差需控制在 1% 以內)、頂點高度、面型粗糙度(通常要求 Ra<10nm);二是大面積快速檢測,由于陣列包含大量單元,測量效率需滿足批量檢測需求;三是非接觸測量,避免對微透鏡表面(尤其是樹脂、玻璃等易損材料)造成劃傷或形變。
傳統測量方法中,探針式輪廓儀雖精度較高,但接觸式測量易損傷表面且效率低下;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橫向分辨率高,但垂直精度不足,難以滿足曲率半徑的精確計算。白光干涉儀的技術特性恰好匹配這些需求,成為行業主流選擇。
白光干涉儀的技術適配性
精度與分辨率優勢
白光干涉儀的垂直分辨率可達 0.1nm,橫向分辨率達 1μm,能清晰捕捉微透鏡表面的納米級起伏,滿足面型誤差和粗糙度的測量要求。其基于干涉條紋分析的原理,可通過相位解包裹算法計算透鏡表面各點的絕對高度,進而精確推導曲率半徑等關鍵參數,測量重復性誤差小于 0.5%。
大面積與快速成像能力
通過拼接掃描技術,白光干涉儀可實現毫米級視場的一次性測量,覆蓋整個微透鏡陣列。例如,對 10×10 陣列的 100μm 口徑微透鏡,單次掃描時間僅需 30 秒,遠快于探針式測量(單個單元需數分鐘),且通過自動化程序可實現陣列單元的批量識別與參數提取。
非接觸與表面適應性
采用光學干涉原理,測量過程中與樣品無物理接觸,可適配玻璃、聚合物、半導體等多種材料的微透鏡。對于透明微透鏡,可通過調整光源波長或采用反射式測量模式,避免透射光干擾,確保測量信號的穩定性。
具體測量流程與關鍵技術
測量系統搭建
需配備高數值孔徑物鏡(NA=0.85)以提升橫向分辨率,結合壓電掃描臺(行程 500μm)實現 Z 向精密掃描。測量前需進行系統校準,通過標準球面鏡校準曲率半徑測量精度,通過臺階樣板校準高度測量準確性。
數據采集與處理
將微透鏡陣列固定在載物臺后,系統自動對焦并進行三維掃描,獲取干涉條紋數據。通過以下步驟處理數據:一是條紋包絡提取,利用希爾伯特變換獲取各像素點的高度信息;二是陣列單元分割,通過圖像識別算法自動區分不同微透鏡單元;三是參數計算,對每個單元擬合球面方程,計算曲率半徑、頂點坐標等參數,并生成面型誤差云圖。
典型應用案例
在某聚合物微透鏡陣列(50×50 單元,口徑 50μm)測量中,白光干涉儀成功識別出 3 個存在面型誤差超標的單元(面型偏差 > 500nm),并測得平均曲率半徑為 250μm,與設計值偏差 0.8%,粗糙度 Ra 均小于 5nm,為后續工藝優化提供了精準數據。在玻璃微透鏡陣列測量中,通過反射模式有效抑制了透射光干擾,測量重復性標準差控制在 3nm 以內。
應用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邊緣效應與陰影干擾
微透鏡邊緣的陡峭坡度易導致干涉條紋模糊,可通過采用多角度照明或增加掃描步長(如 5nm / 步)提升邊緣數據質量。對于深溝槽區域的陰影,可結合圖像拼接技術融合不同角度的測量數據。
透明樣品的信號處理
透明微透鏡的前后表面反射光會產生干擾條紋,需通過涂層處理(如蒸鍍薄金屬膜)增強表面反射率,或采用雙波長干涉技術區分前后表面信號。
大視野 3D 白光干涉儀:納米級測量全域解決方案
突破傳統局限,定義測量新范式!大視野 3D 白光干涉儀憑借創新技術,一機解鎖納米級全場景測量,重新詮釋精密測量的高效精密。
三大核心技術革新?
1)智能操作革命:告別傳統白光干涉儀復雜操作流程,一鍵智能聚焦掃描功能,輕松實現亞納米精度測量,且重復性表現卓越,讓精密測量觸手可及。?
2)超大視野 + 超高精度:搭載 0.6 倍鏡頭,擁有 15mm 單幅超大視野,結合 0.1nm 級測量精度,既能滿足納米級微觀結構的精細檢測,又能無縫完成 8 寸晶圓 FULL MAPPING 掃描,實現大視野與高精度的完美融合。?
3)動態測量新維度:可集成多普勒激光測振系統,打破靜態測量邊界,實現 “動態” 3D 輪廓測量,為復雜工況下的測量需求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實測驗證硬核實力?
1)硅片表面粗糙度檢測:憑借優于 1nm 的超高分辨率,精準捕捉硅片表面微觀起伏,實測粗糙度 Ra 值低至 0.7nm,為半導體制造品質把控提供可靠數據支撐。?
(以上數據為新啟航實測結果)
有機油膜厚度掃描:毫米級超大視野,輕松覆蓋 5nm 級有機油膜,實現全區域高精度厚度檢測,助力潤滑材料研發與質量檢測。?
高深寬比結構測量:面對深蝕刻工藝形成的深槽結構,展現強大測量能力,精準獲取槽深、槽寬數據,解決行業測量難題。?
分層膜厚無損檢測:采用非接觸、非破壞測量方式,對多層薄膜進行 3D 形貌重構,精準分析各層膜厚分布,為薄膜材料研究提供無損檢測新方案。?
新啟航半導體,專業提供綜合光學3D測量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