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MATLAB編程基礎與進階(一)
1、MATLAB 安裝、版本歷史與編程環境
2、MATLAB 基礎操作(矩陣操作、邏輯與流程控制、函數與腳本文件)
3、MATLAB文件讀寫(mat、txt、xls、csv、jpg、wav、avi等格式)
專題二、MATLAB編程基礎與進階(二)
1、MATLAB基本繪圖與高級繪圖、圖片導出與保存、生成SCI期刊要求的圖片
2、MATLAB 調試技巧(為什么會給出各種各樣的錯誤信息?常見的錯誤信息有哪些?如何正確面對錯誤信息?如何使用斷點調試工具?應該去哪些網站尋找答案?)
專題三、BP神經網絡及其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應用(一)
1、BP神經網絡的基本原理(人工智能發展過程經歷了哪些曲折?人工神經網絡的分類有哪些?BP神經網絡的拓撲結構和訓練過程是怎樣的?什么是梯度下降法?BP神經網絡建模的本質是什么?)
2、案例演示:BP神經網絡的 MATLAB 實現(近紅外光譜回歸擬合建模)
專題四、BP神經網絡及其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應用(二)
1、怎樣劃分訓練集和測試集?為什么需要歸一化?歸一化是必須的嗎?BP神經網絡的常用激活函數有哪些?如何使用?)
2、BP神經網絡參數的優化(隱含層神經元個數、學習率、初始權值和閾值等如何設置?什么是交叉驗證?)
3、值得研究的若干問題(欠擬合與過擬合、泛化性能評價指標的設計、樣本不平衡問題等)
4、案例演示:BP神經網絡的 MATLAB 實現(近紅外光譜分類識別建模)
專題五、支持向量機(SVM)及其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應用
1、SVM的基本原理(什么是經驗誤差最小和結構誤差最小?SVM的本質是解決什么問題?SVM的四種典型結構是什么?核函數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支持向量?)
2、SVM擴展知識(如何解決多分類問題?SVM除了建模型之外,還可以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SVM的啟發:樣本重要性的排序及樣本篩選)
3、LibSVM工具箱的安裝與使用
4、案例演示:SVM的MATLAB實現(近紅外光譜回歸擬合建模)
專題六、決策樹與隨機森林及其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應用
1、決策樹的基本原理(微軟小冰讀心術的啟示;什么是信息熵和信息增益?ID3算法和C4.5算法的區別與聯系)
2、決策樹的啟發:變量重要性的排序及變量篩選
3、隨機森林的基本原理與集成學習框架(為什么需要隨機森林算法?廣義與狹義意義下的“隨機森林”分別指的是什么?“隨機”提現在哪些地方?隨機森林的本質是什么?)
4、案例演示:決策樹與隨機森林的MATLAB實現(近紅外光譜回歸擬合建模)
專題七、遺傳算法及其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應用
1、群優化算法的前世今生
2、遺傳算法(Genetic Algorithm)的基本原理
3、案例演示:基于二進制遺傳算法的近紅外光譜波長篩選
專題八、變量降維算法及其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應用
1、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PLS)的基本原理(PCA與PLS的區別與聯系;PCA除了降維之外,還可以幫助我們做什么?)
2、近紅外光譜波長選擇方法拓展(Filter和Wrapper;前向與后向選擇法;區間法;無信息變量消除法等)
3、案例演示:PCA/PLS近紅外光譜降維MATLAB實現
專題九、卷積神經網絡及其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應用
1、深度學習與傳統機器學習的區別與聯系(神經網絡的隱含層數越多越好嗎?深度學習與傳統機器學習的本質區別是什么?)
2、卷積神經網絡的基本原理(什么是卷積核?CNN的典型拓撲結構是怎樣的?CNN的權值共享機制是什么?CNN提取的特征是怎樣的?)
3、卷積神經網絡參數調試技巧
4、案例演示:一維卷積神經網絡的MATLAB實現(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近紅外光譜建模)
專題十、復習與答疑討論
1、復習與總結(知識點梳理)
2、資料分享(圖書、在線資源、源代碼等)
3、答疑與討論(大家提前把問題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