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為什么繪制電機正反轉主電路?
在多功能天車系統中,電機正反轉控制是核心功能之一。通過 EPLAN 繪制主電路,不僅能清晰展示電源分配、換相邏輯和線纜連接,還能為后續 PLC 控制設計奠定基礎。本次以西門子設備為例,手把手教你完成雙電機正反轉主電路的繪制與優化。
行車副勾 | ||
設備 | 型號 | 數量 |
電機保護開關Q1 | SIE.3RV2011-1AA15 | 1 |
電機保護開關Q2 | 1 | |
交流接觸器 | SIE.3RT2015-1AP04-3MA0 | 4 |
電纜W1 | LAPP.0035?0133 | 1 |
電纜W2 | 1 | |
端子排X3 | PXC.3211814 | 12 |
電機M1 | SIE.1TL0001-1DB3 | 1 |
電機M2 | 1 |
二、核心知識儲備:結構盒與設備管理的底層邏輯
1. 結構盒
定義:結構盒非設備或黑盒,而是元件與安裝位置的邏輯組合,用于標記元件在原理圖中的歸屬(如 “柜內”“柜外”)。
關鍵操作:
插入路徑:【插入】→【盒子連接點 / 連接板 / 安裝板】→【結構盒】,拖動鼠標繪制矩形框。
屬性設置:雙擊結構盒,在 “顯示設備標識符” 中輸入位置代號(如 “+ 柜外”),并在 “格式” 選項卡中調整線型與顏色。
實用技巧:勾選【選項】→【設置】→【圖形的編輯】中的 “繪制帶有空白區域的結構盒”,可使元件布局更清晰。
2. 設備
概念區分:
元件符號:僅圖形表達(如斷路器符號);
設備:符號 + 部件數據(如分配西門子 3RV2011 斷路器部件)。
設備導航器:
功能:全局管理設備,支持篩選、重命名、定位(右鍵 “轉到圖形” 可快速定位元件位置)。
新建設備:在導航器中右鍵【新設備】,通過 “部件選擇” 窗口匹配實際型號(如接觸器 3RT2015)。
三、實戰操作:電機正反轉主電路繪制全流程
步驟 1:設備插入與選型 —— 構建電路 “骨架”
插入斷路器與電機:
【插入】→【設備】→選擇 “SIE.3RV2011-1AA15”(Q1)和 “SIE.1TL0001-1DB3”(M1),放置于圖紙左側。
技巧:插入時按住鼠標拖動可調整符號方向,適應電路布局。
接觸器與端子排處理:
在設備導航器中新建接觸器 “KM1”,選擇部件 “SIE.3RT2015-1AP04-3MA0”,右鍵【放置】主觸點;同理添加 KM2。
生成端子排 X3:【端子排導航器】→新建編號 “1-20”,部件 “PXC.3211814”,放置于電機上方,功能文本標注 “電機端子”。
步驟 2:電纜連接與路徑規劃 —— 賦予電路 “生命力”
電纜定義與插入:
【插入】→【電纜定義】,在電機上方點擊引出電纜,選擇部件 “LAPP.0035 0133”(W1)。
屬性優化:在 “顯示” 選項卡中刪除 “電纜 / 導管:類型”,使圖紙更簡潔。
線路連接原則:
必須使用【連接符號】而非直線,系統自動生成連線并標注線號。
正反轉換相關鍵點:M1 的 U 相通過 KM1 連接,W 相通過 KM2 連接,實現電源相序切換。
步驟 3:結構盒與宏 —— 提升設計效率的 “秘密武器”
界定安裝位置:
在電機外側插入結構盒,修改位置代號為 “+ 柜外”,明確電機安裝于控制柜外部。
創建符號宏:
選中完整電路→右鍵【創建窗口宏 / 符號宏】,命名 “電機正反轉主電路宏”,定義基準點(如接觸器中心)。
宏應用:【插入】→【符號宏】,快速復用電路,新插入的接觸器需后續補充線圈部件(本任務暫略)。
四、避坑指南:常見錯誤與解決方案
問題 | 原因 | 解決方案 |
---|---|---|
設備標識符報錯 | 未包含數字(如 “?KM1”) | 在屬性中修改標識符(如 “KM1”) |
部件匹配錯誤 | 符號與部件功能不匹配 | 使用【設備選擇】智能篩選匹配部件 |
宏插入后部件丟失 | 宏未包含部件數據 | 創建宏時勾選 “分配部件數據” |
五、進階技巧:從繪圖到設計的思維升級
設備保護功能:
防止誤刪除:在導航器中選中設備→【項目數據】→【啟用設備保護】,圖標顯示橙色圓圈。
項目檢查與優化:
執行【項目數據】→【消息】→【執行項目檢查】,本任務中 “KM1/KM2 無主功能” 可在后續線圈繪制時解決。
面向對象設計思維:
直接從設備導航器拖拽已選型設備到圖紙,省略重復選型步驟,適合批量元件放置。
六、總結:主電路繪制的核心邏輯
分層設計:通過結構盒(位置)+ 設備(功能)+ 電纜(連接)構建三維電路模型。
數據驅動:部件選型貫穿始終,確保圖紙與實際設備參數一致。
宏復用:復雜電路模塊化,減少重復勞動,提升團隊協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