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Data大數據產品是可定義數據中臺,以數據平臺為底座,以數據中臺為橋梁,以機器學習平臺為中層框架,以大模型應用為上游產品,提供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
?杭州奧零數據科技官網:http://www.aolingdata.com
?AllData開源項目:https://github.com/alldatacenter/alldata
?Gitee組織:https://gitee.com/alldatacenter
摘要:數據湖平臺基于開源項目Paimon建設。它融合了Lake格式與LSM結構,支持實時數據同步至數據湖,具備批流一體處理能力,降低數據處理復雜性和成本,還注重生態集成,提供統一數據存儲和訪問接口。內容主要為以下六部分:
一、在線演示環境
二、功能簡介
三、源碼編譯部署安裝
四、訪問數據湖平臺頁面
五、部署后驗證與監控
六、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Tips:關注「公眾號」大數據商業驅動引擎
🔹AllData數據中臺線上正式環境:http://43.138.156.44:5173/ui_moat/
請聯系市場總監獲取賬號密碼
2.1 數據湖平臺基于開源項目Paimon建設
數據湖平臺支持使用Flink和Spark構建實時Lakehouse架構,實現流式和批處理操作。它融合了Lake格式與LSM結構,支持實時數據同步至數據湖,具備批流一體處理能力,降低數據處理復雜性和成本,還注重生態集成,提供統一數據存儲和訪問接口。
🔹Paimon開源項目:
https://github.com/apache/paimon-web
🔹Paimon文檔地址:https://paimon.apache.org/docs/1.0/concepts/overview/
2.2 數據湖平臺功能特點
- 實時數據同步與處理
- 高效存儲與查詢性能
- 靈活的編程模型與SQL支持
- 多種運行模式
- 強大的生態集成能力
- 數據湖能力
- 狀態管理與容錯機制
- 并發控制與沖突處理
(引用官網paimon圖片)
💡部署步驟:
3.1 環境準備
🔹操作系統要求:
推薦使用Linux發行版(如Ubuntu/CentOS),因為大多數大數據技術和分布式系統都針對Unix-like系統進行了優化。
🔹Java環境:
版本:使用JDK 8
配置:設置JAVA_HOME環境變量,驗證命令java -version輸出正確。
🔹Hadoop/Hive(如需與現有生態集成):
版本:Hadoop 3.x、Hive 3.x,需配置core-site.xml和hdfs-site.xml。
權限:確保運行Paimon的用戶有HDFS讀寫權限。
🔹數據庫(元數據存儲):
MySQL 8.0+:創建專用數據庫paimon_metadata,字符集設為utf8mb4。
連接池配置:建議使用HikariCP,最大連接數設為2 * CPU核心數。
🔹其他依賴:
根據項目需求,可能還需要安裝Python解釋器及其他基礎軟件包。
3.2 獲取源碼
🔹版本選擇:建議使用與AllData商業版兼容的Paimon版本。
3.3 編譯構建
🔹安裝依賴–進入項目目錄后,使用Maven安裝項目依賴,執行命令mvn clean install,確保所有依賴項正確下載和安裝,為編譯構建做好準備。
🔹基礎編譯–參數說明:-DskipTests跳過測試(生產環境建議運行測試),-Dmaven.javadoc.skip=true加速編譯。
🔹構建產物–生成target/paimon--bin.tar.gz,解壓后包含bin、conf、lib等目錄。
🔹常見問題:
依賴下載失敗:檢查網絡代理設置,或手動下載依賴后安裝到本地倉庫。
編譯報錯:檢查JDK版本、Maven版本是否匹配,或清理緩存后重試(mvn clean)。
3.4 部署及運行配置
🔹核心配置文件:
- conf/paimon-site.xml
- conf/log4j2.xm
配置日志級別和滾動策略(建議按天分割,保留7天日志)。
🔹數據庫連接:
在conf/paimon-env.sh中配置JDBC URL
🔹啟動服務--單機模式(測試環境):
🔹集群模式(生產環境)–使用Kubernetes部署:
修改k8s/deployment.yaml,設置副本數、資源限制(如requests.cpu: 2,limits.memory: 8Gi)。
應用配置:kubectl apply -f k8s/。
🔹驗證服務:
訪問Web UI(默認端口8080),檢查表創建、數據寫入是否正常。
使用CLI工具驗證:
3.5 可選配置(性能調優與擴展)
🔹分區策略:
按時間分區(如dt字段)
按范圍分區(如id字段)
🔹索引優化:
啟用Bloom Filter:
3.6 資源調度與負載均衡
🔹Kubernetes配置:
配置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配置Node Affinity:將Paimon工作節點綁定到特定標簽的節點(如disk-type=ssd)。
3.7 安全與合規
🔹數據加密:
啟用S3服務器端加密(SSE-S3或SSE-KMS)。
配置傳輸加密:在paimon-site.xml中設置:
🔹審計日志:
啟用Fine-Grained Access Control(FGAC),記錄所有DDL/DML操作。
配置Log4j2將審計日志發送到ELK或Splunk。
🔹資源調度與負載均衡:
添加數據節點:
在管理控制臺中,可進行添加數據節點的操作,包括基礎配置,如項目分組、可用性校驗等。例如配置MySQL節點,需要填寫連接信息等。
策略配置:
可對數據節點進行策略配置,如修改數據節點、激活數據節點、掛起數據節點、刪除數據節點以及查看節點日志等。
🔹Paimon數據節點特定配置:
連接配置:
新建彈窗界面選擇Paimon節點類型后,顯示基本信息配置模板,包括名稱(必須填寫,50字符限制,是該數據源在DataPipeline的唯一標識,不允許重復)、描述(選填)、項目(必選,默認為“未分組”)、類型(必選)、版本(必選)等。
HDFS配置:
必填,需上傳core-site.xml、hdfs-site.xml文件。
數據庫配置:
必選,當選擇用戶權限所有庫時,在鏈路和任務中可以使用連接用戶有權限的所有數據庫;當指定數據庫后,在鏈路和任務中僅能使用指定的數據庫,這里的數據庫本質上是一個路徑,示例:/hdfs/paimon/test.db。
認證方式:
必選,支持信任認證和Kerberos認證。
連接參數:
輸入Paimon JAVA CLIENT連接支持的所有連接參數。
4.1 數據湖平臺-功能概覽
4.2 數據湖查詢中心
4.3 數據湖元數據管理
4.4 增量同步中心
4.5 創建同步作業
4.6 創建同步作業-編輯(MySQL-Paimon)
4.7 創建同步作業-編輯(Kafka-Paimon)
4.8 創建同步作業-編輯(MongoDB-Paimon)
4.9 創建同步作業-編輯(PostgreSQL-Paimon)
4.10 提交CDC作業
4.11 數據湖集群管理
4.12 新增集群
4.13 更新集群
4.14 集群狀態檢查成功
5.1 驗證步驟
🔹功能驗證:
- 創建表、寫入數據、查詢數據,驗證結果是否符合預期。
- 測試并發寫入(如100個線程同時寫入),檢查吞吐量和延遲。
🔹性能測試:
- 使用TPC-DS或自定義測試集,評估查詢性能。
- 對比不同分區策略和索引配置下的性能差異。
5.2 監控與告警
🔹關鍵指標:
-
集群健康:paimon_catalog_table_count、paimon_file_store_file_count。
-
性能指標:paimon_query_latency_ms、paimon_write_throughput_rows_per_sec。
🔹告警規則:
- 元數據存儲延遲 > 1分鐘:觸發告警。
- 查詢失敗率 > 5%:觸發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