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數據表示
公開數據庫
未來發展方向
稀疏點云 + 深度學習
直接處理點云 (1/2)
候選生成+特征提取+候選分類(DL* )
候選生成+特征提取+候選分類(DL)
直接處理點云 (2/2)
候選生成+特征提取(DL)+候選分類(DL)
網格數據+端對端檢測(DL)
稠密數據塊 + 深度學習
直接處理Range-Azimuth-Doppler數據塊
RODNet
總結
數據表示
? 基本的數據形式
? ADC(數模轉換)數據塊
? Range-Azimuth-Doppler數據塊
? 稀疏點云
折中的表示
? 保留Chirp或天線維度
? Range-Azimuth-Chirp
? Range-Antenna-Doppler
? 降低CFAR閾值,保留更多的點 (比如5k-10k)

公開數據庫
? 單模態數據庫
? 只包含雷達數據,相對來說應用范圍較窄
? 很難進行準確有效的標注
? 多模態數據庫
? 除了雷達數據,還包括同步的圖像和激光雷達數據
? 雷達數據:數據塊或者點云
? NuScenes,CARRADA,SCORP,CRUW,SeeingThroughFog

NuScenes
? 第一個公開發表的包含雷達數據的多模態數據庫
? 140萬幀圖像數據(6個Camera, 12Hz)
? 40萬幀激光雷達數據(1個LiDAR, 20Hz)
? 130萬幀毫米波雷達數據(5個Radar, 13Hz)
? FMCW 77GHz
? 最大探測距離:250米
? 速度分辨率:0.03米/秒
? 只包含了稀疏的點云數據

CARRADA
? 2020年由法國的研究者發布
? 同步的圖像和雷達數據(每種傳感器一個)
? 30個序列,12666幀(約20分鐘)
? 標注類別:汽車,行人,騎車的人
? 采集場景:封閉道路
? 數據格式:RAD數據塊

SCORP
? 2020年由加拿大,法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聯合發布
? 同步的圖像和雷達數據(每種傳感器一個)
? 第一個包含數模轉換(ADC)數據(比RAD更底層)的
公開數據庫
? 三種數據表示
? Sample-Chirp-Antenna 數據塊
? Range-Azimuth-Doppler 數據塊
? 點云
? 11個序列,3913幀
? 只有語義分割標注,沒有目標級的標注

CRUW
? 2020年由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
? 同步的圖像和雷達數據(每種傳感器兩個)
? 相對大規模的,包含真實場景的數據庫
? 包含物體級別的標注(物體框和分割Mask)
? 數據格式:Range-Azimuth-Chirp 數據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