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化實施,采購領域正通過政策驅動和技術賦能,全面構建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以規范化、數智化推動采購生態向透明、高效、智能方向持續升級。
鄭州信源數智化招標采購系統研發商,通過供應商管理子系統,構建供應商的引入注冊、準入考察、績效評價、日常管理、激勵懲戒等五大核心環節,實現供應商的全生命周期的動態管理。
一、引入注冊:整合供應鏈資源
供應商的引入注冊的方式包括供應商自主注冊、采購人邀請注冊、采購人信息登記,從而進一步建立集團統一的供應商基礎信息庫。
1、供應商庫的共享共用
系統支持供應商基礎信息庫的全集團共享,也支持根據集團的管控需求,建立集團供應商庫、子分公司供應商庫,并依據各自的崗權責來管理各自的供應商。
2、智能化輔助注冊與審核
“導航式”注冊操作流程,方便供應商操作;第三方信用平臺供應商信息的智能引用,減少供應商填寫信息的繁瑣性;運用OCR技術對比供應商基本信息,輔助采購人智能審核;注冊成功通知提醒,讓供應商第一時間了解注冊情況。
二、準入考察:篩選合格供應商
1、供應商準入
企業制定完善準入標準并嚴格實施,確保供應及時、采購產品質量可靠。平臺提供多種準入方式,包括供應商公開征集、自主申請入庫、供應商智能入庫、批量導入,可為供應商設置一種或多種準入方式,實現初步篩選,快速找到符合需求的候選供應商。其中,供應商智能入庫是系統將通過資格預審、資質審查、中標供應商等節點的供應商自動列為合格供應商。
2、供應商考察
在準入評估完成后,根據管理要求,企業可以對重要供應商進行盡職調查。盡職調查對真實性要求較高,企業組織盡職調查時,可以通過現場考察、遠程考察、第三方考察、樣品抽查等手段對供應商進行核實與評價,形成盡職考察報告。
三、考核評價:推進優質合作
1、規范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企業特性,構建供應商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產品質量、交付及時性、價格競爭力、服務配合度、合同符合度等多方面對供應商進行考核。
2、開展全生命周期評價供應商考核評價通常分為尋源評價、履約評價、周期評價、專項評價、綜合評價等全生命周期評價,更加直觀地了解供應商的表現情況,深化與優質供應商長期穩定合作。
3、考核量化加權實施
考核打分過程中,支持多層級單位、多部門共同參與,通過加權匯總自動形成供應商考評得分,為后續的供應商整改、供應商等級劃分、供應商遴選提供依據。
四、日常管理:降低供應風險
1、供應商反饋整改
針對供應商的質量、產品、服務、效率等不合格項,企業可以將整改意見發送給供應商,供應商整改結果自動生成數字化整改報告。
2、供應商分級分類
實施供應商分級分類管理,結合供應商評價以及信用公開信息,生成對應的供應商級別,如A優質、B良好、C需改進、D淘汰的等級劃分。
3、供應商風險畫像
系統構建供應商基礎信息、財務指標、經營風險、司法風險、知識產權、履約等綜合能力風險畫像,有效應用于供應商風險預警、圍標串標主體關聯、供應商智能推薦、分級分類等場景,并支持將高風險供應商名單在全集團施行信息共享。
支持供應商風險實時監測與預警。企業可設立風險預警機制,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啟動風險預案,確保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4、供應商溝通協同
采購人可根據管理需求,向供應商發起通知提醒、在線消息,供應商可進行查閱、響應回復,提高協作效率。
五、激勵懲戒:促進合作共贏
1、優質供應商激勵措施
對于優質層級的供應商,可以直接簽約、延長其合作期限、提前付款、頒發榮譽證書;邀請招標時,可以定向邀請優質和良好層級的供應商;開發潛在供應商時,可重點關注良好趨于優質層級的供應商。
2、低質供應商的懲戒措施
對于質量、交付問題的供應商,進行督促整改;對于整改后仍不達標的供應商,可以降低其級別、延緩付款、暫停合作或列入黑名單;對于違規的供應商,列入黑名單后對其攔截邀請投標和定標推薦,或直接淘汰退出,進行全集團公開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