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
官網:www.mmeat.net
時間:2025年06月23-25日
地點:中國-深圳
?
部分展示?
?
征稿主題?
智能制造和工業自動化 | 復合材料與高性能材料 | 先進制造技術 |
自動化機器人系統 云制造與物聯網集成 | 納米復合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高溫超導材料 | 高速加工技術 激光加工與3D打印技術 微加工與納米制造 智能監控與設備預測性維護 數字孿生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應用 |
高級控制理論和應用 | 機器人系統與技術 | 其他相關主題均可投稿 |
非線性控制和優化 預測控制(MPC) 魯棒控制以增強系統的抗擾性 自適應控制系統 網絡控制系統(NCS)與控制器設計 | 移動機器人的路徑規劃與導航 人工智能集成在自主機器人 機器人感知與多傳感器融合 人機交互(HMI)及協作機器人 (Cobots) 群體機器人系統(Swarms) |
?
機械工程、材料和自動化 是現代工程技術中緊密融合、協同發展的核心領域,它們共同支撐著制造業的升級、智能化設備的開發以及先進生產系統的構建。這一領域涵蓋從機械系統設計、材料性能優化到智能控制與自動化生產全過程,是工業4.0和智能制造的技術基石。
一、機械工程
1.1 概述
機械工程主要研究各種機械設備的設計、制造、運行與維護,包括動力傳動系統、機構設計、熱力系統、機電集成等內容。
1.2 關鍵技術領域
-
機械設計與仿真:包括CAD/CAM/CAE軟件建模、結構力學分析等;
-
機電一體化:融合機械系統與電子控制系統,構建智能機械裝置;
-
智能裝備與機器人:如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
-
精密加工與微納制造:面向高端制造和微型設備;
-
熱流體系統與能量轉換:涉及熱傳導、液壓氣動系統、內燃機等。
二、材料科學與工程
2.1 概述
材料科學是研究材料的組成、結構、性能、加工與應用的學科,為機械產品和工程結構提供性能支撐。
2.2 材料類型與應用
材料類型 | 典型應用 |
---|---|
金屬材料(鋼、鋁、鈦) | 汽車、航空、高鐵結構件 |
高分子材料 | 塑料制品、橡膠部件、復合材料 |
陶瓷與復合材料 | 耐高溫、耐腐蝕零件、電子封裝、刀具涂層等 |
功能材料(智能合金) | 傳感器、執行器、自愈合材料等智能系統 |
2.3 材料與機械的關系
-
材料性能(強度、硬度、韌性、耐磨性等)決定了機械結構的可靠性;
-
新材料(如碳纖維、納米材料)推動機械設計向輕量化、高強度、高功能化發展;
-
材料可加工性直接影響制造效率與質量。
三、自動化與控制技術
3.1 自動化基礎
自動化技術指系統在無需人工干預情況下自動完成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任務。
3.2 關鍵自動化技術
-
可編程控制器(PLC):工業自動控制核心設備;
-
運動控制系統:伺服系統、步進電機、直線驅動等;
-
傳感器與執行器技術:實現信息獲取與物理運動;
-
嵌入式控制系統:如STM32、Arduino、ARM平臺等;
-
工業機器人系統:具備自主路徑規劃、視覺識別與智能感知能力;
-
制造執行系統(MES):實現制造流程的優化調度與數字化管理。
四、三者融合:智能制造與機電系統一體化
4.1 智能制造核心架構
機械系統 + 新材料 + 自動控制 + 信息技術 → 智能設備/生產線
4.2 典型融合案例
系統/領域 | 融合特征 |
---|---|
數控機床 | 機械結構 + 高性能材料 + CNC控制系統 |
3D打印系統 | 材料創新(金屬粉末/光敏樹脂) + 精密機械控制 + 自動成型控制系統 |
自動裝配線 | 機械手臂 + 圖像識別 + PLC控制系統 + MES平臺 |
智能倉儲物流系統 | 機器人+機械輸送+定位導航+控制系統+物聯網 |
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 | 輕量化結構設計 + 新能源電池材料 + 自動能量管理系統 |
五、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5.1 機械領域
-
綠色設計與制造:節能環保、高效材料利用;
-
模塊化與柔性制造:快速響應定制化生產需求;
-
人機協作機械臂:安全、高效的協同工作模式。
5.2 材料領域
-
智能材料(自適應、記憶合金):用于自修復結構、柔性驅動器;
-
高性能復合材料:如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于航空、汽車輕量化;
-
可持續材料:可降解材料、可循環再用材料,服務于環保制造。
5.3 自動化領域
-
工業4.0與智能工廠:信息物理系統(CPS)、邊緣計算、工業大數據;
-
數字孿生與虛擬調試:提升制造系統的可靠性與響應能力;
-
AI與機器視覺集成:實現柔性識別、缺陷檢測、質量控制自動化。
六、應用領域
應用方向 | 具體內容 |
---|---|
先進制造 | 高端裝備制造、機器人裝配、自動化流水線 |
航空航天 | 輕量化結構、耐高溫材料、高精度機械系統 |
汽車工程 | 自動化焊接線、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熱管理材料 |
醫療器械 | 醫療機器人、3D打印假體、智能診療設備 |
智能家居與設備 | 自動門、家用機器人、智能照明與安防 |
七、總結
“機械工程、材料與自動化” 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制造業向智能、高效、綠色方向演進:
-
機械工程 提供設備和系統平臺;
-
材料科學 提供性能支撐與功能拓展;
-
自動化技術 賦予系統感知、決策與執行的智能能力。
這一融合體系正成為建設“智能制造強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柱。未來,隨著AI、物聯網、5G、邊緣計算等技術的融合介入,機械-材料-自動化系統將邁向更高水平的智能、自適應與協同運作。